[发明专利]一种新型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5274.7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仁灏优医信息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10/60;G06F21/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互联网 诊疗 服务 模式 | ||
一种基于已有在线医疗服务,通过综合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而形成的新型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此服务模式可以解决医疗机构线上复诊服务过程中,可快速获取患者首诊信息,还可以解决线上销售处方药品时,可实现医患关系验证及处方溯源;此服务模式同时帮助监管机构实现对线上线下医疗行为的一体化管控;此服务模式解决了医疗信息孤岛问题,实现跨机构的医疗数据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的互联网医疗领域。
背景技术:
互联网医疗有利于提升医疗服务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医疗资源的平等分配,改变传统就医方式、再造就医流程、引领健康经济升级。在市场经济的催生和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互联网医疗呈现井喷式发展。据统计,目前直接面向患者的互联网医疗APP有近2000款。
《互联网诊疗管理办法(试行)》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8年7月17日颁布。第十六条规定:医疗机构在线开展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时,医师应当掌握患者病历资料,确定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可以针对相同诊断进行复诊。当患者出现病情变化需要医务人员亲自诊查时,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立即终止互联网诊疗活动,引导患者到实体医疗机构就诊。不得对首诊患者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
区块链是底层通讯基于P2P网络、综合运用现代密码学、只可追加不可更改的分布式记账系统,并且记录在这个账本上的追加只能基于某种共识机制。密码学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保证数据在节点间传输及在区块链上存储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在现行医疗系统中整合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及服务提供方的的互联网就医信息技术服务平台所形成的一种新型互联网诊疗服务模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解决医疗机构线上复诊时获取患者线下首诊信息的问题以及线上销售处方药品时医患关系验证及处方溯源的问题,同时方便监管机构线上线下诊疗行为的一体化管理,实现各机构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逻辑图
图2是本发明的系统部署图
图3是本发明的系统时序图
图4是本发明的产品架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方案部件简介:①前端产品(包括商户管理平台、运营管理平台、服务开放平台等);②外部系统(包括区块链服务平台、支付机构、签名机构、短信平台等);③任务调度系统;④接出服务。
本方案流程简介:医疗机构(包括实体医疗机构和互联网诊疗平台)通过①前端产品中的商户管理平台申请注册;个人用户(包括医师和患者)通过①前端产品申请注册;区块链服务商通过①前端产品中的运营管理平台审核医疗机构和个人用户的注册申请,并将审核通过的注册信息及其HASH值通过区块链服务平台上链;②外部系统中的数字签名机构从区块链节点读取用户信息的HASH值并生成数字签名(数字身份);当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完成首诊后,实体医疗机构将首诊信息和线上处方信息等数据上链;经签约授权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可通过区块链节点获取上述患者在实体医疗机构的首诊信息,经授权可实现线上处方溯源、验证医患关系等问题。当明确诊断为某种或某几种常见病、慢性病后,便可以针对相同诊断开展后续的线上复诊。监管机构可通过①前端产品中的服务开放平台对线上线下诊疗行为进行一体化管理,实现各机构医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本技术方案的关键创新点在于:将医疗机构、医师、患者三者信息上链,并通过权威的数字签名机构为每个实体建立唯一的链上数字身份;将患者的线下首诊信息、处方信息上链,通过访问控制手段向已授权的互联网诊疗平台开放患者首诊信息的调阅,为患者后续的线上诊疗提供依据,同时经授权可实现线上处方溯源、验证医患关系等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仁灏优医信息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未经仁灏优医信息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5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自制鼻腔喷雾的泡腾片
- 下一篇:残膜分离专用吸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