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烟雾产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4537.2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古月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1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雾 产生 装置 | ||
一种烟雾产生装置,包括,烟雾产生件,所述烟雾产生件适于产生含有有效物质的烟雾;还包括抽吸部,所述烟雾产生件产生的烟雾适于通过所述抽吸部被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产生件分别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产生烟雾,在相同抽吸力度和相同抽吸时长的前提下,所述烟雾产生件在第二模式下产生的烟雾量小于其在第一模式下产生的烟雾量。本发明中,用户可以通过不同的设置或抽吸动作以吸取不同的烟雾,特别是可以在室内大口深吸少量烟雾,将烟雾吸入肺部,一方面充分吸收有效物质,另一方面减少了吐出的二手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雾发生装置,具体的,涉及一种电子烟。
背景技术
二手烟一直是危害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室内。无论是电子香烟还是卷烟,都需要发出烟雾以携带有效物质,普通卷烟是通过火焰燃烧发出烟气,加热不燃烧电子烟是通过电加热烘烤发出烟气,雾化电子烟是通过加热或雾化烟油发出雾气,成分虽然不同,但发出的烟雾对周围环境都有危害。
为了减少二手烟的危害,现有技术中存在各种烟雾净化装置,如设置便携式烟雾净化装置,其适于被放置在燃烧香烟的端部,从而使得香烟发出的烟雾进入净化装置被净化后才进入吸烟者口中,进而减少对吸烟者的危害;然而,对于吸烟者来说,烟雾又是正常抽烟时的重要体验元素,不可完全消除。对此,现有技术不存在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种烟雾产生装置,包括,烟雾产生件,所述烟雾产生件适于产生含有有效物质的烟雾;还包括抽吸部,所述烟雾产生件产生的烟雾适于通过所述抽吸部被吸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产生件分别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产生烟雾,在相同抽吸力度和相同抽吸时长的前提下,所述烟雾产生件在第二模式下产生的烟雾量小于其在第一模式下产生的烟雾量。
使用普通的电子烟时,室外情况下,使用正常的发烟模式,吸烟者通过口部抽吸,含有有效物质,例如尼古丁的烟雾主要通过口腔内的舌部、喉部以及口腔周壁被吸收,仅有少量被吸入肺部,此时,人体摄入的有效物质比例低,大量有效物质随吐出的烟雾散发到外界,形成二手烟。室内情况下,为避免烟雾过多,吸烟者通常会轻轻的吸一小口,但是,此时吸出的烟雾量虽然很少,但是因为抽吸力度小,烟雾无法深入肺部,一来人体摄入的有效成分太少,起不到缓解烟瘾的目的,二来直接吐出的烟雾和吸入的烟雾相差不多,依然会影响到他人。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设置两种烟雾产生模式,可以分别适合室外和室内的吸烟需求。本发明增加了一个室内发烟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用户可以通过口或鼻使劲向肺部深吸烟雾,此时产生的烟雾量很少,全部烟雾都深入肺部进行吸收,一来烟雾中的有效物质在肺部能够充分被吸收,迅速满足烟瘾,二来肺部吸附了几乎所有烟雾,用户吐气时几乎不会吐出烟雾。简单的讲,这个新的模式就是:大力深吸少量烟雾,充分吸收有效物质,减少吐出烟雾。
优选的,所述烟雾产生装置包括第一控制件和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激活烟雾产生件以第一模式产生烟雾;所述第二控制件激活烟雾产生件以第二模式产生烟雾。常见的电子烟,发生烟雾的开关有多种,通过设置不同的开关或开关组合,就能区分驱动两种不同的烟雾产生模式。
可替代的,所述烟雾产生装置包括第一控制件和状态切换件,所述状态切换件设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当所述状态切换件位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激活烟雾产生件以第一模式产生烟雾,当所述状态切换件位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控制件激活烟雾产生件以第二模式产生烟雾。在吸烟之前,可以通过状态转换来设定下一口抽吸的烟雾产生模式。转换状态可以通过按键,旋钮,拨动开关,或者用电子烟的特点部位接近一下磁力部件等方式,这些开关和普通的感应部件不再赘述;或者嘴部含住吸嘴的时候先含一下不抽吸,以转换状态,再含一次即可以第二模式抽吸烟雾;或者,先轻轻快速抽吸一下,以转换状态,再使劲抽吸即可以第二模式抽吸烟雾。具体方式有多种,其目的无非是尽量利用少的部件,最好是不增加具体部件,而用某些预定逻辑来实现烟雾产生模式的转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古月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古月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45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