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23728.7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9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烨;陈纳;李亚林;张赛超;唐一凡;黄子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 代理公司: | 41131 郑州豫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俊峰<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5119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修复 阳极电解 不锈钢电极 氧化石墨烯 阴极电解室 直流电源 重金属污染土壤 土壤中重金属 游离态重金属 无二次污染 有机玻璃板 电动修复 污染土壤 修复效率 阴极电解 电极 可循环 室内部 解析 能耗 复合 | ||
1.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1)、阳极电解室(2)、修复室(3)、阴极电解室(4)和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
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分别位于修复室(3)的左侧和右侧,阳极电解室(2)的右侧与修复室(3)的左侧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一有机玻璃板(6),阴极电解室(4)的左侧与修复室(3)的右侧之间垂直设置有第二有机玻璃板(7);
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分别设置在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内部,直流电源(1)的正极和负极分别通过导线与阳极电解室(2)内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和阴极电解室(4)内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修复室(3)内设有两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并将修复室(1)内部分隔为第一土壤室(S1)、第二土壤室(S3)和第三土壤室(S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均包括垂直并间隔设置的第三有机玻璃板(8)和第四有机玻璃板(9),第三有机玻璃板(8)和第四有机玻璃板(9)的前侧边、后侧边及下侧边均对应与修复室(1)的前侧内壁、后侧内壁及底部内壁连接,第三有机玻璃板(8)和第四有机玻璃板(9)之间均设置有一块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网(10),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网(10)与第三有机玻璃板(8)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电动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有机玻璃板(6)、第二有机玻璃板(7)、第三有机玻璃板(8)和第四有机玻璃板(9)上均设有若干个直径为0.5 cm的圆孔,第一有机玻璃板(6)、第二有机玻璃板(7)、第三有机玻璃板(8)和第四有机玻璃板(9)的表面均附着一层孔径为48 µm的滤布。
5.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修复装置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处理的污染土壤自然风干,清除污染土壤中的沙砾和植物残渣,然后将待处理污染土壤磨碎,然后过筛装袋备用;
(2)向装袋备用的待处理污染土壤倒入搅拌器,加入柠檬酸溶液,控制含水率不小于25%,搅拌混合均匀后静置24 h;
(3)然后将污染土壤分别装入第一土壤室(S1)、第二土壤室(S3)和第三土壤室(S5)中;在阳极电解室(2)中加入0.1 mol·L-1的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作为阳极电解液,在阴极电解室(4)中加入0.1 mol·L-1的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作为阴极电解液,使阳极电解室(2)中的阳极电解液和阴极电解室(4)中的阴极电解液的pH维持在5~7之间;在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中均加入0.1 mol·L-1的KCl溶液作为电解液;
(4)开启直流电源(1)对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供电,产生流经修复室(3)的电流,实验过程中保持阳极电解室(2)、阴极电解室(4)、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内的电解液高度始终与污染土壤的高度一致,控制直流电源(1)的修复电压梯度为1-5 V/cm,对污染土壤进行修复;
(5)两根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5)之间形成电场,在电场力作用下,在污染土壤中重金属主要以电迁移方式进行迁移,重金属以阳离子的形式向阴极进行电迁移,或者以阴离子的形式向阳极进行电迁移;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离子在向阳极电解室(2)和阴极电解室(4)迁移的过程中进入阳极电解室(2)、阴极电解室(4)、第一电解室(S2)和第二电解室(S4),被电解液中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和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网吸附;
(6)定期替换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和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网,替换的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电极和氧化石墨烯-不锈钢网经稀硝酸酸洗后,可循环使用,定期替换的频率为5~7 d,待第一土壤室(S1)、第二土壤室(S3)和第三土壤室(S5)内污染土壤中的重金属含量达标后修复作业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工程学院,未经河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372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