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鉴定芸薹属蔬菜种间杂种及后代材料A06和C07染色体分离情况的分子标记和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23218.X 申请日: 2019-09-02
公开(公告)号: CN110438254B 公开(公告)日: 2022-04-22
发明(设计)人: 李锡香;张晓辉;宋江萍;王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Q1/6895 分类号: C12Q1/6895;C12N15/11
代理公司: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代理人: 胡文莉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鉴定 芸薹属 蔬菜 间杂 后代 材料 a06 c07 染色体 分离 情况 分子 标记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提供一种鉴定芸薹属蔬菜种间杂种及后代材料A06和C07染色体分离情况的SSR分子标记和方法,属于植物遗传育种领域。该分子标记能快速、准确的鉴定出芸薹属A基因组(如白菜、红菜苔等)与C基因组(如芥蓝、埃塞俄比亚芥(含C基因组的))植物的种间杂种及其后代材料。该方法能鉴定芸薹属A基因组与C基因组植物远缘杂交及其回交后代,可以拓展芸薹属蔬菜的遗传资源,转育新性状,丰富蔬菜类型,丰富人民的日常膳食营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遗传育种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远缘杂种植物鉴定和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远缘杂交是创制植物新种质、拓展育种资源的重要手段。由于物种生殖隔离,远缘杂交往往需要人工授粉和胚拯救等技术,耗时费力,且需要一定科学训练。在远缘杂交过程中,由于去雄不彻底、雌配子发育成植株,以及其他原因可能造成假杂种植株的产生。因而,远缘杂交获得的植株需要通过分子、细胞学等方法检测是否为真杂种。远缘杂种的自交、回交后代需要通过分子或细胞学方法追踪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用以创制异源多倍体、染色体附加系、导入系等遗传材料。与细胞学方法相比,分子标记具有快速、操作简单、对实验操作者技术要求低、不需要昂贵仪器、可用于大群体筛查等优点。随着测序技术的发展,高通量测序和生物芯片也可以用于远缘杂种的分子检测。但是,由于简单快速和成本低廉等原因,分子标记仍然在远缘杂种快速筛选和大规模群体初筛上具有使用价值。

芸薹属蔬菜包含A、B、C三个基因组,其中A基因组蔬菜有白菜、红菜苔等,C基因组蔬菜有芥蓝、甘蓝等,AB基因组蔬菜有芥菜,BC基因组作物有埃塞俄比亚芥,AC基因组作物有油菜。这些蔬菜和油料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通过A和C基因组间远缘杂交及回交转育可以拓展蔬菜遗传瓶颈,创制优良蔬菜遗传资源,转育稀缺的抗性基因,改良蔬菜营养品质。红菜苔属于白菜的一个变种(A基因组),以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出产的品质最优。是长江流域的一种特色薹用蔬菜。芥蓝属于起源于我国的甘蓝类蔬菜(C基因组),具有抗性好、品质优、采收快的优点。是我国南方地区的重要薹用蔬菜。通过芥蓝和红菜苔远缘杂交,可以拓展芥蓝和红菜苔的遗传资源,转育新性状,丰富蔬菜类型,丰富人民日常膳食营养。

白菜属于起源于我国的十字花科蔬菜,具有种类多、品质优、产销广的优点。埃塞俄比亚芥是起源于非洲油料作物,具有优良的抗病、抗逆特性。白菜属于A基因组,埃塞俄比亚芥属于BC基因组;通过远缘杂交合成ABC基因组植物具有重要的农业应用前景。通过杂交后回交转育,将A、B、C基因组间染色体重组,将提高白菜和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和抗病、抗逆潜力。

芸薹属A06和C07染色体是部分同源(homeologous)染色体。二者之间既含有部分同源区段,也含有大量物种分化后产生的特异基因。利用A06和C07染色体在杂交后代中的重组可以获得新的农艺性状,提高蔬菜和油料作物的抗病、抗逆、及营养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种鉴定芸薹属蔬菜种间杂种及后代材料A06 和C07染色体分离情况的分子标记和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鉴定芸薹属蔬菜种间杂种及后代材料A06和C07染色体分离情况的SSR分子标记,该 SSR分子标记由引物C07D扩增得到,引物C07D的前向引物序列为C07D-F:5’-GGAGAAGAAAACAGCGATGC-3’(SEQ ID No.1),引物C07D的后向引物序列为C07D- R:5’-GGAATAGCTCTTGACGCTCG-3’(SEQ ID No.2)。

该分子标记PCR片段预期长度:190-210bp。真实的,芸薹属蔬菜A基因组中扩增片段的预期长度为205bp,C基因组中的扩增片段预期长度为193bp。应当知道,不同品种间SSR重复数可能不同,扩增片段长度在不同品种间可以有差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32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