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上避免残影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22778.3 | 申请日: | 2019-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 发明(设计)人: | 桂承楷;余昕懋;曾祥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G09G3/36 |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避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一源极驱动装置的方法,用来避免耦接于该源极驱动装置的一显示面板上出现残影,该源极驱动装置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一第一输出驱动器及一第二输出驱动器,该第一输出驱动器被设定具有一第一驱动能力且该第二输出驱动器被设定具有一第二驱动能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得该显示面板上一像素的一有效电压;以及调整该第二输出驱动器的该第二驱动能力使其相同于该第一输出驱动器的该第一驱动能力,使得被调整后的该第二驱动能力能够驱动该有效电压到达一电平,该电平与相同显示数据变化量之下该第一源极驱动装置所驱动的该有效电压的一电平具有相同大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用于显示面板及显示控制系统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可用来避免或减少显示面板上出现残影(image sticking)的方法及其显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市面上各种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高度发展且最为普及。当液晶显示器经过长时间的操作之后,液晶分子会逐渐靠近电容两侧而累积在电板上,导致电场不平衡因而产生残影(image sticking)。举例来说,请参考图1,图1为一种常见于液晶面板上的图像图案,该图案显示棋盘格图像。经过一段长时间显示棋盘格图像之后,若面板欲显示另一图像时,在黑色与白色的边界上可能出现微弱的水平线残影。
造成残影的因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之一是源极驱动装置中运算放大器(operational amplifier)的驱动能力不一致。为解决残影问题,常见的方法是以正负极性交替输出显示数据(例如点反转(dot inversion)、线反转(line inversion)或帧反转(frame inversion)),使得液晶分子均匀分布在液晶电容的电场中。
因此,在极性反转机制之下,两个分别具有不同极性的运算放大器可用来驱动液晶分子并输出显示数据至一像素。然而,由于工艺变异及不匹配的情况,每一运算放大器可能存在不同的驱动能力。若具有正极性的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不同于具有负极性的运算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时,这两个运算放大器将无法在像素上产生相同大小的有效电压。经过长时间驱动能力不对称的操作之后,像素中的液晶分子即使在未接收显示数据时仍容易被极化到一个角度,从而导致残影。因此,残影现象已成为本领域亟欲解决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或减少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上出现残影的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一源极驱动装置的方法,用来避免耦接于该源极驱动装置的一显示面板上出现残影,该源极驱动装置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一第一输出驱动器及一第二输出驱动器,该第一输出驱动器被设定具有一第一驱动能力且该第二输出驱动器被设定具有一第二驱动能力。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得该显示面板上一像素的一有效电压;以及调整该第二输出驱动器的该第二驱动能力使其相同于该第一输出驱动器的该第一驱动能力,使得被调整后的该第二驱动能力能够驱动该有效电压到达一电平,该电平与相同显示数据变化量之下该第一源极驱动装置所驱动的该有效电压的一电平具有相同大小。
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一时序控制器的方法,用来避免该时序控制器通过一源极驱动装置所控制的一显示面板上出现残影,该源极驱动装置包括具有不同极性的一第一输出驱动器及一第二输出驱动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得该显示面板上一像素的一有效电压;控制该第一输出驱动器在一第一图像帧中输出一第一显示数据至该像素;以及控制该第二输出驱动器以一延迟时间在一第二图像帧中输出一第二显示数据至该像素。其中,延迟后的该第二显示数据使该有效电压到达一电平,该电平与该第一显示数据在与该第二显示数据具有相同数据变化量的情况下使该有效电压到达的一电平具有相同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27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