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凝组件及油雾捕集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2056.8 | 申请日: | 2019-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蔡正永;赵桓;武斌波;胡锐;黄美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B01D49/00;B01D53/00 |
代理公司: | 11522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长江;梁永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管 盘管 热效率 冷凝组件 换热 油雾捕集器 中心线重合 并联设置 垂直投影 弹簧管式 缸体内部 空间特点 螺旋状态 倾斜放置 竖直放置 相邻弹簧 依次递增 左右交错 风量 光管 旋向 流通 | ||
1.一种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盘管件(21),所述盘管件(21)包括至少两条冷凝管(24),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并联设置;
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绕制成弹簧管式,且螺旋半径不同;
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中心线重合套设,相邻的冷凝管(24)的螺旋半径从内向外依次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2)还包括冷媒进管(19)、冷媒出管(20),所述盘管件(21)连接在所述冷媒进管(19)与所述冷媒出管(20)之间,冷媒由所述冷媒进管(19)流入,流经所述盘管件(21),从所述冷媒出管(20)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件(21)还包括分液管(25)、集液管(26),所述分液管(25)与所述冷媒进管(19)连通,所述集液管(26)与所述冷媒出管(20)连通,所述分液管(25)与所述集液管(26)之间并联至少两条冷凝管(2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件(21)还包括进液管(22)、出液管(23),所述进液管(22)连通在所述冷媒进管(19)与所述进液管(22)之间,所述出液管(23)连通在所述冷媒出管(20)与所述出液管(23)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均为紫铜或不锈钢材质的光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的螺距、管程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套设相邻的两个冷凝管(24)的螺旋方向相反,两个冷凝管(24)内的冷媒沿相反方向螺旋流动。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件(21)靠近气体入口(3)的端部为第一端部(27),靠近气体出口(4)的端部为第二端部(28),在所述第一端部(27),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端部对齐,在所述第二端部(28),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端部呈锥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管(25)设置在所述第二端部(28),所述集液管(26)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27),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内的冷媒由所述第二端部(28)向第一端部(27)的方向螺旋流动,气体沿所述第一端部(27)向第二端部(28)的方向流动,气体方向与冷媒方向相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2)沿所述至少两条冷凝管(24)的中心线从所述第一端部(27)延伸至所述第二端部(28),并与所述分液管(25)连接,所述出液管(23)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27),并与所述集液管(26)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件(21)通过导流件(17)固定在缸体结构(1)内进行油雾的捕集,所述盘管件(21)中心线与缸体结构(1)中轴线呈角度β装配,β≠0。
12.根据权利要求1-7、9-11任一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组件(2)包括感测装置,所述感测装置包括第一感测装置、第二感测装置,所述第一感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盘管件(21)的第一端部(27)的温度,和/或压力,所述第二感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盘管件(21)的第二端部(28)的温度,和/或压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冷凝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进管(19)、冷媒出管(20)与外部制冷系统连通,外部制冷系统向所述冷媒进管(19)供入冷媒,并从所述冷媒出管(20)回收冷媒。
14.一种油雾捕集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13任一所述的冷凝组件(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205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