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20568.0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034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荔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21/06 | 分类号: | F21V21/06;F21V21/14;F21V21/36;F21V14/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谢肖雄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贾***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文化交流 现场 照明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聚光罩和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杆,通过在底座的底面设置行走轮,便于该装置的移动,并且支撑杆的上端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使得补光灯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便于使用,通过在连接杆的端部通过转杆转动连接聚光罩,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此时第一齿轮带动聚光罩左右转动,并且聚光罩一侧的第二电机可驱动第三齿轮带动补光灯前后移动,进行角度的调节,使得该装置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提高补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补光照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汉语字典说:交流意思有二,一为交错地流淌,二为彼此间把自己有的提供给对方,人如水,江河之水,汇合而流,思想交融,则能碰撞智慧的火花,丰富生活的色彩,当今社会,人们恰恰就是以交流的方式,展现和探讨交流的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交流会,是文化艺术是市场的一种形式,是以推广文化艺术成果和先进文化与艺术为主要目的的交流活动,在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中,需要布置交流现场,为了提高文化艺术交流工作的有效性,常需要补光照明设备对现场进行补光照明的工作。
目前现有的补光照明设备不便于移动,同时补光角度不能调节,从而适用性差,不能满足使用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设计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杆、聚光罩和连接杆,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一侧螺纹连接有旋紧螺栓,所述内杆的上端套有套环,该套环的一侧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端部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有转杆,该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聚光罩,所述转杆的上端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齿合有第二齿轮,该第二齿轮的输入端与固定于连接杆上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聚光罩的为弧形结构,并且所述聚光罩的一侧设置有前后贯穿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转轴,该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位于聚光罩两侧的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电机,该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轴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转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三齿轮,所述聚光罩的内部上方设置有与滑槽连通的齿槽,所述抵三齿轮与齿槽齿合,所述聚光罩的底面设置有与滑槽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两位于第三齿轮两侧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上端通过连接环与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固定有补光灯。
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底面四角固定有行走轮,所述行走轮为万向轮。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固定有控制器,该控制器分别与第一电机、第二电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聚光罩的底面敷设有反光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此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通过在底座的底面设置行走轮,便于该装置的移动,并且支撑杆的上端内部滑动连接有内杆,使得补光灯的高度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便于使用。
2.此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通过在连接杆的端部通过转杆转动连接聚光罩,第一电机驱动第二齿轮,此时第一齿轮带动聚光罩左右转动,并且聚光罩一侧的第二电机可驱动第三齿轮带动补光灯前后移动,进行角度的调节,使得该装置根据需求进行调节,提高补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新式文化交流现场补光照明装置聚光板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荔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未经徐州荔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205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轨道梁图纸的生成方法和生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酒店用可烘干衣物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