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体及具有该门体的烹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9853.0 | 申请日: | 2019-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386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郑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06 | 分类号: | 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陈蕾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烹饪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门体,用于盖合在烹饪装置机壳的前侧开口上,其至少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该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之间形成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的上端开口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盖板组件,门体打开状态下,该盖板组件遮蔽上述夹层的上端开口,门体盖合在机壳的前侧开口时,盖板组件动作而使夹层的上端开口暴露。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盖板组件,在门体打开状态下,夹层的上端开口被遮蔽,这样取放食物时,食物残渣不会进入到夹层中,门体关闭状态下,盖板组件动作而是夹层的上端开口被打开,这样在烹饪装置工作时,通过夹层带走门体上的热量,避免门体温度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门体及具有该门体的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烤箱的门体一般盖合在机壳前侧开口上,例如申请号为CN201810025623.2(公开号为CN110025227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489138.2(公开号为CN109984630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1209112.3(公开号为CN106618257)的中国发明专利等均公开了现有的该种烤箱结构。现有烤箱门体具有两种形式:第一种,烤箱门体顶部留有缝隙,烤箱工作时内胆处于高温状态,在烤箱门体上设置缝隙能避免门体温度过高,但是由于顶部缝隙的存在会使食物残渣通过该缝隙进入门体的夹层中,并且难以清理;第二种,烤箱门体顶部密封,这样虽然能避免食物残渣进入门体夹层中,但是会使门体散热不良,从而导致门体温度过高,继而对门体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即能避免食物残渣掉入门体夹层中又能避免门体温度过高的门体。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门体的烹饪装置。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门体,用于盖合在烹饪装置机壳的前侧开口上,其至少包括前后间隔设置的第一门板和第二门板,该第一门板与第二门板之间形成夹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层的上端开口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盖板组件,门体打开状态下,该盖板组件遮蔽在上述夹层的上端开口上,门体盖合在机壳的前侧开口时,盖板组件动作而使夹层的上端开口暴露。
为使盖板组件能更好地在遮蔽夹层的上端开口与打开夹层的上端开口之间转换,所述盖板组件包括盖板和触发件,该盖板转动设置在上述夹层的上端开口中,而上述触发件用来与烹饪装置机壳的前侧开口侧壁相抵,当门体关闭时,上述触发件与烹饪装置机壳的前侧开口侧壁相抵而触发上述盖板转动而使上述夹层的上端开口暴露。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盖板为沿夹层的上端开口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条形板,其前端为转动端,后端为铰接端,且该铰接端的至少一侧向下延伸有延长块,上述触发件为呈弯折状的轴体,该轴体的前端与上述延长块连接,后端暴露在门体的后侧并能与烹饪装置机壳的前侧开口侧壁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弹性复位件,该弹性复位件能使上述延长块具有相对于上述转动端向后转动的趋势。
为使触发件与延长块之间形成更加稳固的连接,所述触发件的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缺口,上述延长块上形成有与该前端部相匹配的连接孔,该前端部插连在该连接孔中。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件的前端水平设置并沿左右方向延伸,而触发件的后端与其前端相垂直。从而能更好地通过触发件的后端与机壳相应处的相互作用而触发盖板动作。
为使盖板能更加稳固地铰接在夹层的上端开口中,所述盖板组件还包括上装饰罩,该上装饰罩沿上述夹层的上端开口的长度方向罩设在该上端开口上,且该上装饰罩具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并与上述夹层内部相通的通风口,上述盖板铰接在该通风口中并能盖封该通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98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