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分布式热力图的人脸3D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8437.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8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正宁;何庆东;赵德明;刘怡君;曾仪;曾浩;张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06N3/08;G06T3/00 |
代理公司: | 51221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洋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网络 人脸 分布式编码 关键点检测 解码 坐标映射 联合 向量 参考坐标 二维平面 坐标向量 关键点 计算量 构建 减小 降维 算法 热力 叠加 投影 数据库 合并 检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分布式热力图的人脸3D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将数据库中人脸关键点的N个3D参考坐标向量在三个二维平面进行降维投影;采用分布式编码子网络将每个2D参考坐标向量分别编码为一张分布式热力图;通过坐标映射的方式N张分布式热力图合并为一张2D联合热力图;通过concat算法将三张2D联合热力图叠加为3D联合热力图;采用解码子网络将所述3D联合热力图解码为N个3D检测坐标向量。本方法结合了现有的2D及3D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的优点,构建分布式热力图、再通过坐标映射的方式将分布式热力图进行联合,其中的分布式编码子网络模型简单、计算量小,在保持较高检测精度的同时,可进一步减小模型参数量、提高模型运行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处理和计算机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分布式热力图的人脸3D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蓬勃发展,各种人脸图像处理任务在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人脸关键点检测在人脸识别、表情识别、人脸重建等方面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的十年里人脸关键点检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2D人脸关键点检测领域。其中由Cootes等提出的基于点分布模型的ASM(Active Shape Model)算法是经典的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该算法通过人工标定的方法先标定训练集,经过训练获得形状模型,再通过关键点的匹配实现特定物体的匹配;由Dollar提出的基于级联回归的CPR(CascadedPose Regression)算法通过一系列回归器将一个指定的初始预测值逐步细化,每一个回归器都依靠前一个回归器的输出来执行简单的图像操作,整个系统可自动的从训练样本中学习;此外,由Zhang等人提出一种多任务级联卷积神经网络MTCNN(Multi-task CascadedConvolutional Networks)用以同时处理人脸检测和人脸关键点定位问题。然而,在诸如大角度姿态以及脸部遮挡等复杂场景下,基于2D的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存在限制。为了解决这种限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关注于3D人脸关键点检测,3D人脸关键点相对于2D表示更多信息并且提供更多遮挡信息。
3D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大致分为基于模型的方法和非基于模型的方法。一、基于模型的方法:Blanz等人提出的三维变形模型(3DMM)是完成3D人脸关键点检测的常用方法;二、非基于模型的方法:Tulyakov等人提出了一种用级联回归计算三维形状特征来定位3D人脸关键点的方法,将级联回归方法推广到3D人脸关键点检测中。此外,在基于模型的方法中,还包括利用深度学习模型完成人脸关键点检测的方法,主要分为两阶段回归法和体积表示方法,两阶段回归典型方法,将坐标与轴分离,先回归坐标,再回归;体积表示方法将传统2D热力图扩展到3D体积表式,在人体关键点检测中也有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3D空间维度的增加,相应算法的处理速度、模型精度都面临巨大的挑战,现有的3D人脸关键点检测算法在处理速度、模型大小和复杂度、模型精度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至少在于,针对如何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基于分布式热力图的人脸3D关键点检测方法及系统,能够在保证精度的同时,简化模型、提高处理运行速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各方面。
一种基于分布式热力图的3D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101,将数据库中人脸关键点的N个3D参考坐标向量在三个二维平面进行降维投影;其中,所述三个二维平面分别为xy、xz、yz平面,且x、y、z同时为正或同时为负;每个二维平面中包括N个与所述N个3D参考坐标向量相对应的2D参考坐标向量;
步骤102,采用分布式编码子网络将每个2D参考坐标向量分别编码为一张分布式热力图;其中,一个二维平面下可得N张分布式热力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8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