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施肥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7515.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5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王彬;郑伟;崔永芬;吴胜开;王仕立;郑明洁;李兴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22/05 | 分类号: | A01G22/05;A01C21/00;C05G1/00 |
代理公司: | 贵州派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周黎亚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柱式 火龙果 生根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施肥的方法,特别之处在于:种植第一年5月中下旬至10月底期间,每隔10天对气生根喷施一次营养液A;种植第二年4月底至10月底期间,每隔15填对气生根喷施一次营养液B;所述营养液A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磷酸二氢钾0.1%‑0.3%,硼砂0.1%‑0.3%,尿素0.2%‑0.4%;所述营养液B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磷酸二氢钾0.1%‑0.3%,硼砂0.1%‑0.3%,锌肥0.6%‑0.8%,钼肥0.6%‑0.8%,通过培养火龙果枝条上的气生根,喷施营养液,让火龙果气生根充分吸收养分,使得火龙果枝条健壮,产量增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龙果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施肥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火龙果原产墨西哥等中美洲热带雨林地区,主产中南美洲和越南。其果实硕大,果皮鲜红,果肉雪白或血红,肉质细滑,甜而不腻,具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研究表明,火龙果中的维生素C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和降低心脏病、癌症发病机率的作用;火龙果的果实、花、茎均含有较丰富的优质植物性蛋白,对于人体内的重金属污染具有明显的解毒功能;医学专家们还发现,火龙果具有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防止动脉硬化等保健作用;另外,火龙果中丰富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还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火龙果的花不但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而且是一种清热解毒的食疗佳品。
火龙果属仙人掌科三角柱属植物,无强韧的直立主干,主干为木质部不发达的肉质茎,故火龙果主枝需攀附在支撑架上方可正常生长,目前,生产中采用的支架类型主要是单柱式和A型排架式;单柱式种植火龙果的优点是独立栽培,不需考虑种植方向和地形地势,通风透光性良好,病虫害蔓延慢,如CN201420331276.3和CN201420331555.X均公开了单柱式栽培架,但缺点是水泥柱质量较重,建园劳务成本较高,产量较低;A型排架式种植火龙果的优点式建园成本低,枝条的结果面广,单位面积产量高,如CN201510348540.3公开了排式种植架,但缺点是栽培密度大,其通风性较差,不利于病虫害的预防,枝条的生长数量不易控制,需经常进行夏稍和秋稍的修剪,增加人工劳动输出。
并且在现有技术中均未关注气生根的培养,虽然在CN201610203263.1公开一种火龙果气生根引导为主根的方法以及CN201610055311.7公开了一种人工诱导火龙果的新气生根萌发的方法,但处理操作繁琐,使用大量消毒药液造成毒性成分残留。
本发明人为了有效引导火龙果茎蔓的空间定向生长,协调群体生长与个体生长的矛盾、简化田间管理操作、实现优质高产的栽培目标,针对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提出了一套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施肥的方法。
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施肥的方法,特别之处在于,种植第一年5月中下旬至10月底期间,每隔10天对气生根喷施一次营养液A;种植第二年4月底至10月底期间,每隔15天对气生根喷施一次营养液B。
所述营养液A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磷酸二氢钾0.1%-0.3%,硼砂0.1%-0.3%,尿素0.2%-0.4%,余量为水。
所述营养液B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磷酸二氢钾0.1%-0.3%,硼砂0.1%-0.3%,锌肥0.6%-0.8%,钼肥0.6%-0.8%,余量为水。
一种单柱式火龙果气生根施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海拔在600m以下,1月均温0℃以上,坡度小于15度的区域,采用2m×3m的株行距单柱式种植火龙果;
(2)选择1-2年生,长势健壮、无病虫害的火龙果枝条,长度为60-80cm,在3月中下旬直接扦插在水泥桩四周,距离水泥桩3cm以内,让火龙果枝条的一个面紧贴水泥桩,用布条捆绑火龙果枝条在水泥桩上,4月底到5月初,火龙果枝条与水泥桩接触面即可生长出气生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果树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75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火龙果贮藏性能的间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百香果的连作助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