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片状试样取样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16646.X | 申请日: | 2019-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军;杨军和;杨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1/06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 地址: | 40008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进料槽 切样 定位机构 刀具 取样 制样 切割 片状试样 前后方向 取样装置 让位槽 底座 刀具安装 矩形块状 竖直向下 水平定位 推杆装置 左右两侧 切割刃 制样机 刀座 伸入 竖向 外端 下端 | ||
本发明公开了管材片状试样取样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进料槽和制样机构,所述进料槽用于放置待取样管材;进料槽的外端连接有用于推动进料槽水平进入制样机构中的推杆装置;制样机构包括切样刀具和用于对管材沿前后方向水平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进料槽的后方,定位机构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切样刀具的刀座,定位机构中部具有供切样刀具安装的让位槽,切样刀具竖向朝下并伸入让位槽内;切样刀具下端左右两侧具有竖直向下的两个矩形块状的切割部,切割部下端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切割刃,两个切割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待取样管材的取样宽度。本发明结构简单,制样效率高和操作方便快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取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管材片状试样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金属管材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金属管材产品的质量,如力学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管材进行取样检测,但在管材取样检测过程中,如果采用整根管材进行力学测试和耐腐蚀试验,不仅降低了测试试验的效率,同时也造成了较大的浪费。
为了提高效率和减少浪费,通常需将管材沿着管材轴线方向切割取长条的片材试样进行性能测试;目前,主要采用机加设备进行的制样操作且操作如下:首先,金属薄壁管材采用砂轮切片机或带锯机床进行切割,将管材切割成一定长度的一节管材,因切割下的试样管端面有毛刺或不平整等,然后需要在车床上车加工管材的两个切割面,以保证两个切割断面与管材轴向垂直,其次,用记号笔在管材外壁沿轴线方向划等间隔的平行线,然后,将该试样夹持在刨床上,最后,用刨床依次沿着画好的平行线切割下所需的片材试样。
上述装置存在以下几点劣势 :1、管材夹持端面需上车床车加工夹持端面,车加工一根管材一个端面后需要重新夹持和定位试样,工序较复杂,制样效率较低;2、管材外壁需要划平行线,夹持管材端面定位,以及切割一条片材试样后需要试样重新夹持和定位试样,工序较复杂,制样效率较低;3、刨床装置刨加工进行片材试样取样时,采用管材的端面和划线来定位管材的切割位置,因此取制试样的尺寸精度不高;4、刨床装置刨加工进行片材试样取样时,对于薄壁管件往往在加工过程中试样变形严重,很多时不能直接刨切下试样,还需要后续钳工用夹钳等将片材试样与样管分离,然后又展平试样,耗时耗力;且试样件表面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导致测试结果不准确影响试样检测精度;5、该套制样过程使用机床种类多,加工步骤繁琐,耗时耗力,因此,急需一种制样效率高,试样尺寸精度高并能满足金属薄壁管材片材试样取样检测要求的管材片状试样取样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材片状试样取样装置,该取样装置结构简单,制样效率高和操作方便快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管材片状试样取样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进料槽和制样机构,所述进料槽为与管材截面相配的半弧形凹槽体,用于放置待取样管材;进料槽的外端连接有用于推动进料槽水平进入制样机构中的推杆装置,进料槽的槽体内在靠近推杆装置的一端设有挡块;所述制样机构包括切样刀具和用于对管材沿前后方向水平定位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位于进料槽的前方,定位机构上固定有用于安装切样刀具的刀座,刀座具有开口朝下的安装槽,切样刀具固定安装在安装槽内,定位机构中部具有供切样刀具安装的让位槽,切样刀具竖向朝下并伸入让位槽内;切样刀具下端左右两侧具有竖直向下的两个矩形块状的切割部,切割部下端为沿前后方向设置的切割刃,以使切割刃能对进入定位机构中的管材的管壁切割;两个切割部之间的距离等于待取样管材的取样宽度,两个切割部正对让位槽设置且两侧间距小于让位槽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66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CO2岩石浸泡装置
- 下一篇:一种神经球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