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改性粉煤灰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6231.2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9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1 |
发明(设计)人: | 孟宏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2/14 | 分类号: | C04B22/1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梁静 |
地址: | 72300***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煤灰 复合改性剂 复合改性 称取 硫酸钠 预处理粉煤灰 硅酸钠 激发剂 氯化钙 制备 蒸馏水 改性粉煤灰 超声洗涤 水泥胶砂 改性 过筛 抗折 双掺 水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改性粉煤灰,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组成:粉煤灰97.5~99%、复合改性剂1~2.5%;其中,复合改性剂由硅酸钠、氯化钙、硫酸钠之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本发明还公开了复合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百分含量称取粉煤灰和复合改性剂;向称取的粉煤灰中加入蒸馏水,超声洗涤,干燥,过筛,得到预处理粉煤灰;将称取的复合改性剂粉碎,得到激发剂;将预处理粉煤灰与激发剂混合均匀,即得到复合改性粉煤灰。本发明利用氯化钙、硫酸钠、硅酸钠对粉煤灰进行双掺或三掺改性,提高粉煤灰的活性。本发明提供的改性粉煤灰加入到水泥中,能够使水泥胶砂7天、28天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改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改性粉煤灰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粉煤灰具有诸多优异性能,已成为配置高性能混凝土不可或缺的一种优质矿物掺合料,目前利用粉煤灰制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已取得了一定进展。粉煤灰的活性对混凝土性能影响也很大,因此评定它的活性就显得十分重要。粉煤灰中的SiO2和Al2O3含量较高,而CaO含量较低,其CaO/SiO2的比例约为0.1~0.15,所形成的Si-O四面体和Al-O八面体为二维、三维网格聚合体结构,由于聚合度较高束缚了粉煤灰的活性,键较难破裂,玻璃体的活性也很难激发。通常粉煤灰的活化手段则是通过物理(机械)法、化学法及复合法等手段,使粉煤灰的潜在活性得以较快地发挥,即玻璃体中的活性SiO2和Al2O3能较早地与Ca(OH)2反应。
粉煤灰的化学激发活性法大致有碱激发、酸激发和盐激发几种,化学激发剂可有效地促使粉煤灰玻璃体网络解聚、瓦解,释放出内部的可溶性SiO2和Al2O3,从根本上改变粉煤灰的表面特征,增加粉煤灰的活性。目前,人们对粉煤灰潜在活性的激发已做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对各种激发剂的单掺有了比较深入的研讨,但是双掺、三掺复合激发剂对粉煤灰潜在活性的激发研究却几乎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复合改性粉煤灰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改性粉煤灰,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组成:粉煤灰97.5~99%、复合改性剂1~2.5%;其中,复合改性剂由硅酸钠、氯化钙、硫酸钠之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且硅酸钠、氯化钙和硫酸钠的含量均≤1%。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改性粉煤灰,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组成:粉煤灰99%、复合改性剂1%;其中,复合改性剂由氯化钙和硫酸钠混合而成,且氯化钙和硫酸钠的含量均为0.5%。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改性粉煤灰,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组成:粉煤灰99%、复合改性剂1%;其中,复合改性剂由硅酸钠和硫酸钠混合而成,且硅酸钠和硫酸钠的含量均为0.5%。
优选的,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改性粉煤灰,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分组成:粉煤灰97.5%、复合改性剂2.5%;其中,复合改性剂由硅酸钠、氯化钙、硫酸钠混合而成,且硅酸钠、氯化钙、硫酸钠的含量分别为1%、1%、0.5%。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复合改性粉煤灰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重量百分含量分别称取粉煤灰97.5~99%、复合改性剂1~2.5%;其中,复合改性剂由硅酸钠、氯化钙、硫酸钠之中的两种或三种混合而成,且硅酸钠、氯化钙和硫酸钠的含量均≤1%,备用;
S2、向S1中称取的粉煤灰中加入蒸馏水,超声洗涤,干燥,过筛,得到预处理粉煤灰;
S3、将S1中称取的复合改性剂粉碎,得到激发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大学,未经陕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6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