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步履式高度智能调节载具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5030.0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20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徐琳;张任旭;韩承冷;吴佳俊;蒋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15 | 分类号: | B60G17/015;B60G17/08;B60G17/018;B60G13/00;B60K7/00 |
代理公司: | 42102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组 车身 悬架 定位系统 控制系统 高机动性 远程运输 载具 检测 巡逻 侦察 连接悬架 连接装置 智能调节 步履式 平顺性 驱动轮 可用 路况 越野 承载 行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步履式高度智能调节载具,包括上装模组、车身模组、悬架模组、检测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悬架模组设置于车身模组的底部,上装模组设置于车身模组上,上装模组上设有连接装置,车身模组用于连接悬架模组和上装模组,悬架模组用于承载车身模组及上装模组,悬架模组的底部布置有驱动轮;检测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设置于车身模组上,控制系统分别与检测定位系统、悬架模组连接。增强载具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具备高机动性能够进行远程运输、巡逻、侦察,能够在越野路况下兼具高机动性,同时能够根据工况需要调节车身高度及姿态,可用于远程运输、巡逻、侦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步履式高度智能调节载具。
背景技术
早在多年前意大利生产的契塔赫车型获得美国陆军研制通用性4*4轻型越野汽车的竞标,该车的主要特征是四轮双横臂独立悬架,四轮驱动。由于在海湾战争中的卓越表现。基本上成为了高机动性能的代名词就此掀起了世界各国研制第3代轻型高机动性越野汽车的浪潮。然而国内对轻型高机动性越野汽车的研究还基本上属于空白。尽管有许多车型号称是高机动性能车,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高机动性车辆需要既能具备实施兵力,兵器机动和随行作战,保障任务时快速到达目的地的能力,又能快速地通过其他轮式车辆难以通行的起伏,泥泞,沙漠,岸滩,积雪,丛林,水障和几何障碍其机动性能接近履带式车辆的全轮驱动的高性能车辆。
根据我国军队现代化装备的需要,承载运输工具的高机动性车辆的设计是需要不断改进的,需要提升为具备战术机动、火力配置和防护能力(包括电子对抗)的战术平台设计,使其能搭载信息通讯、侦察、地空打击系统,能与其它陆、海、空装备协同,有战略、战役机动能力,形成完整的作战体系。
同时,公安反恐、野外抢险救灾、科学考察、地质勘探、海外市场、出口外援和越野极限运动爱好者也对该类车型提出强烈需求。因此,本发明有着广阔的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步履式高度智能调节载具,增强载具行驶的平顺性和稳定性,具备高机动性能够进行远程运输、巡逻、侦察,能够在越野路况下兼具高机动性,同时能够根据工况需要调节车身高度及姿态,可用于远程运输、巡逻、侦察。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步履式高度智能调节载具,包括上装模组、车身模组、悬架模组、检测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悬架模组设置于车身模组的底部,上装模组设置于车身模组上,上装模组上设有连接装置,车身模组用于连接悬架模组和上装模组,悬架模组用于承载车身模组及上装模组,悬架模组的底部布置有驱动轮;检测定位系统和控制系统均设置于车身模组上,控制系统分别与检测定位系统和悬架模组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检测定位系统包括差分DGPS、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位移传感器,差分DGPS、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位移传感器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双目摄像头的个数为2个,布置于车身模组的前方,激光雷达的个数为8个,布置于车身模组周身,毫米波雷达以及差分DGPS布置于车身模组的顶部,激光位移传感器的个数为4个,布置于车身模组的底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悬架模组包括高度调节减速电机、两个扭杆弹簧、两个纵臂、两个叶片减振器和车架,两个扭杆弹簧分布于高度调节减速电机的两侧,高度调节减速电机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扭杆弹簧的一端连接,两个扭杆弹簧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纵臂连接固定,两个叶片减振器分别套设于两个扭杆弹簧上,两个叶片减振器分别与高度调节减速电机的两端连接固定,高度调节减速电机固设于车架上,两个扭杆弹簧的外端通过轴承分别与车架的两端连接,高度调节减速电机与控制系统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50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工业用手自一体双导柱式车辆悬挂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适应平衡悬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