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宽角度应用的滤光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3446.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8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于光龙;郑祖赐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28 | 分类号: | G02B5/28;H04N23/55 |
代理公司: | 福州君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1 | 代理人: | 戴雨君 |
地址: | 350000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角度 应用 滤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宽角度应用的滤光片,其具有与800 nm到1800 nm波长范围部分重叠的通带,其包括基板,以及镀制在基板表面的滤光膜层;所述滤光片的滤光膜层包含多个高折射率层和多个低折射率层,其中,高折射率层的材料包含Si:H,低折射率层的材料包含SiOsubgt;2/subgt;;另外,所述滤光片的通带具有中心波长,当入射光的角度由0度变为30度时,其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小于12 nm;滤光片在波长为380 nm到750 nm范围的截止度大于OD4;且滤光片通带的峰值透过率大于95%。本发明方案可以在有效的截止可见光、透过红外光的同时,实现滤光片更轻薄、膜层结合力高、承压能力强的技术效果,也使得其应用可靠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滤光片领域,尤其涉及生物识别、激光雷达、环境监测、红外成像或其他成像领域应用的宽角度应用的滤光片。
背景技术
滤光片是光学检测系统不可缺少的部件之一。在可见光摄像头中,需要红外截止滤光片(IR-CUT)来实现阻隔红外光、透过可见光的目的。而3D识别摄像头则相反,3D识别摄像头通过激光器发射红外光,红外光在被探测物反射后,经过成像系统被探测器接收,获得成像效果。在3D识别摄像头中,红外光为有用信号,可见光为噪声信号,因此需要滤光片实现阻隔可见光、透过红外光的目的。
近年来,手机摄像头呈现了两种发展趋势:1)模组越来越薄,要求器件的尺寸、体积越来越小;2)镜头光学设计的光学入射角范围越来越大,要求器件在大的入射角范围内保持光学性能一致。两种趋势对滤光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滤光片保证性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厚度越来越薄,且透射光光谱在宽角度内的漂移量越来越小。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手机摄像头,其滤光片大都使用有色玻璃方案。典型的有色玻璃为蓝玻璃(Blue Glass)。有色玻璃中的金属离子可以对特定波长的光进行吸收,通过在有色玻璃上镀膜,还可以实现大入射角时较低的光谱偏移。但有色玻璃有易脆、化学性质不稳定的特点,当有色玻璃厚度小于200μm时,材料非常难以加工、抛光,且易损坏、难以通过跌落等可靠性测试。这阻碍了摄像模组的小型化。
另一种方案采用柔性材料为基材,可以制备小于150μm的滤光片。典型的基板材料是聚碳酸酯(PC)等。专利申请CN107430226A详细公开了这种方法,该方法通过在树脂基材中设置光吸收物质,达到和有色玻璃类似的吸收效果。但是,该方案由于要在柔性材料上镀膜,膜层的牢固度不如玻璃方案,在恶劣环境使用时容易发生脱膜现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有效截止可见光的滤光片,其可应用于3D识别摄像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宽角度应用的滤光片,其具有与800 nm到1800 nm波长范围部分重叠的通带,其包括基板,以及镀制在基板表面的滤光膜层;所述滤光片的滤光膜层包含多个高折射率层和多个低折射率层,其中,高折射率层的材料包含Si:H,低折射率层的材料包含SiO2;另外,所述滤光片的通带具有中心波长,当入射光的角度由0度变为30度时,其中心波长的偏移量小于12 nm;滤光片在波长为380 nm 到750 nm 范围的截止度大于OD4;且滤光片通带的峰值透过率大于95%。
进一步,所述滤光片的基板厚度不大于150 μm。
进一步,所述滤光片的基板为钢化玻璃材料。
进一步,所述滤光膜层的总厚度不大于20 μm。
进一步,所述基板的两个表面上均镀有滤光膜层。
进一步,所述滤光片为干涉滤光片。
优选的,所述的干涉滤光片为多腔式带通滤光片,且其腔的数目大于或等于3。
进一步,所述的滤光膜层与基板之间还设有结合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未经福州高意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34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