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聚多巴胺为模板的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3165.3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27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君;毛倩;任天悦;张圣洁;贺高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6 | 分类号: | A61K9/16;A61K31/12;A61K47/69;A61K47/36;A61K47/34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温福雪;侯明远 |
地址: | 12422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巴胺 模板 复合 纳米 制备 方法 | ||
一种以聚多巴胺为模板的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通过Fe3+诱导多巴胺快速聚合,得到粒径均一且可调的聚多巴胺纳米球,再以聚多巴胺为模板,将壳聚糖等生物高分子材料简单快速的包覆在聚多巴胺外侧,形成粒径均一且可调的可降解复合纳米微球。本发明通过聚合环境和参数的调控,可得到不同尺寸的聚合物复合纳米微球,简单快速且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利用该方法制备的复合纳米微球具有核壳结构,用于载药后,复合纳米微球的释药行为未出现突释和二次释放的现象,并表现出pH响应性,具有缓控制释放的特点。本发明所需原材料价廉易得,天然无毒,绿色环保且生物可降解,拓展了以聚多巴胺为模板的生物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聚多巴胺为模板的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纳米功能材料制备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纳米技术的不断进步,纳米功能材料的开发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阶段,纳米材料主要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和金属有机类等。这几类纳米材料通常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或模板法制备。化学法通常需要特殊的化学试剂和反应条件确保纳米粒子的性质;模板法分为硬模板和软模板,通过媒介的辅助,如乳液聚合或纳米颗粒,得到功能化的纳米材料。由于化学法的应用局限性,模板法成为现有技术的研究热点。而随着科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低毒或者生物安全的模板开发得到更多的重视。
多巴胺是一种蛋白质类生物材料,具有很强的粘附作用,可以沉积到各种无机或有机材料表面,常用于材料的表面涂覆改性。多巴胺在弱碱条件下可以发生氧化自聚合反应,形成粒径均一且单分散性好的聚多巴胺微球。聚多巴胺微球表面分布着大量功能基团,比如儿茶酚,氨基,亚胺,这些功能基团能作为共价键结合位点,保证其功能多样化。目前,多巴胺主要用于材料的表面涂覆改性,而其自身的模板功能研究鲜为报道,亦没有相关应用研究。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氯化铁改性多巴胺为纳米模板,在其外部包覆生物高分子材料,如壳聚糖,制备复合纳米微球的方法。利用Fe3+对多巴胺的强配位能力并协同Fe3+自身氧化性,实现多巴胺的快速聚合,同时粒径可控且均一。在此基础上,以改性聚多巴胺微球为模板,外包交联壳聚糖,构建核壳状复合纳米微球,提高颗粒表面粗糙度,增大微球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强复合颗粒功能性。本发明涉及的材料绿色环保且可降解,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易行,有希望用于高分子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改性聚多巴胺为模板,外交联包覆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工艺简单、周期短、反应易控制等特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以聚多巴胺为模板的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制备聚多巴胺/壳聚糖复合纳米微球
向去离子水中加入无水乙醇,用氨水调节pH 8~11,去离子水与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1.25~3.25,搅拌30min,作为溶液A;配置10~100mg/mL盐酸多巴胺溶液,作为溶液B;将溶液B缓慢加入到溶液A中,溶液A与溶液B以体积比13:1混合,混合后溶液的颜色迅速变为淡黄色,然后逐渐变为深棕色,再向其中加入无水三氯化铁,控制无水三氯化铁在体系中的浓度为0.5~5mmol/L,室温反应12h;反应完毕后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离心,抽滤,收集滤饼,将滤饼冷冻干燥12h,得到FeCl3/PDA微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理工大学,未经大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3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