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凹版印刷流水线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12851.9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2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顾淼松;陈翔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朗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9/10 | 分类号: | B41F9/10;B41F23/04;B65B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墨 印刷 凹版印刷 压印辊 自动化 市场竞争力 装箱 凝固油墨 人工参与 人力成本 实际成本 双层刮刀 托辊机构 托辊结构 有效解决 质量降低 承印物 高品质 回转窑 烘干 裁切 排出 流水线 紧凑 回收 衔接 节约 清晰 申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凹版印刷流水线,属于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其综合印刷、烘干、裁切、装箱等功能,能够实现自动化印刷,从而降低人工参与度,也就节约了人力成本,而且整个过程高度自动化、紧凑衔接,那么就提高了印刷效率,从而大大降低实际成本,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在印刷工序中,通过特殊设计的双层刮刀结构,实现了高品质油墨的回收以及表层凝固油墨的排出,从根本上解决了油墨质量降低的问题;除此之外,对于压印辊中部下压作用力不足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参照回转窑托辊结构,在压印辊的上方也加设了托辊机构,从而有效解决了承印物油墨厚度不一、油墨不清晰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凹版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凹版印刷流水线。
背景技术
凹版印刷是目前比较常用的印刷方式,其印刷过程如下:首先使印版辊表面涂上油墨,然后用特制的刮墨刀,将除了凹版之外的空白部分的油墨去除干净,使油墨只存留在图文部分的凹版之中,再在较大的压力作用下,将油墨转移到承印物表面,获得印刷品。
目前凹版印刷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是基本上局限于单一工序,也就是直接采用凹版印刷机进行印刷,后续的晾干、裁切等工序需要额外处理或搭建相关设备,这显然会造成效率低下,加上人工成本,使得目前的凹版印刷的实际成本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此外,另一个严重影响印刷质量的因素在于长期使用后油墨结块现象严重,油墨量降低,印刷不清晰,原因在于,长时间的设备运作过程中,印版辊于压印辊之间摩擦作用力大,导致印版辊表面温升,紧贴印版辊表面的油墨在接触印版辊后迅速凝固,凝固后的油墨又经刮墨刀刮除回落至墨盒中,长此以往,墨盒中的油墨质量显著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凹版印刷流水线,其能够实现印刷、烘干、裁切、装箱等功能,且通过特殊设计能够显著提升油墨质量及印刷质量,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版印刷流水线,包括机架、放卷架、收卷架,所述放卷架用于安装等待印刷的、承印物卷曲而成的承印卷,所述收卷架用于收取经过切宽后的余料;所述机架由放卷架至收卷架之间分别安装有:第一输送辊组、墨盒、压印辊、印版辊、刮墨刀、电热板、第二输送辊组、吹气板、第三输送辊组、切宽机构;
所述墨盒内填充有用于印刷的油墨;所述印版辊置于所述墨盒上方,工作时,旋转的所述印版辊部分浸于所述墨盒中的油墨中,用于向所述印版辊上的凹版内填充油墨;所述压印辊与所述印版辊相对布置,用于将所述承印物压紧于所述印版辊上;
为了能够有效回收可利用油墨的同时去除凝固的油墨,本申请找那个的刮墨刀经过特殊设计,其中,所述刮墨刀包括主刮刀、连接块和副刮刀,所述连接块装夹于所述主刮刀和副刮刀之间,所述主刮刀、连接块以及副刮刀通过螺栓依次贯穿并连接于所述机架;工作时,所述副刮刀抵近所述印版辊外壁,用于刮除所述印版辊表面所覆盖的油墨层的表层油墨并使之沿所述副刮刀的侧壁回流至墨盒中;随着所述印版辊的进一步旋转,残留于所述印版辊表面的油墨被紧贴所述印版辊表面设置的主刮刀刮除;位于所述主刮刀和所述副刮刀夹层空间内的连接块端面开设有排墨槽,经所述主刮刀刮除的油墨沿主刮刀侧壁流至所述排墨槽内、经排墨槽两端排出;通过以上设计,一方面,覆盖于印版辊表面上的油墨层的表层油墨由于短时间内还没有收到温升影响,油墨质量为发生改变,这部分油墨会被副刮刀刮除并回收;另一方面,刮除剩下的内层油墨由于紧贴于印版辊表面,收到温升影响迅速凝固,该部分油墨被主刮刀刮除并排除;至此有效防止了变质油墨重新回流墨盒影响油墨品质现象的发生。
所述电热板内置有电热丝,电热丝通电发热,从而对印刷后的承印物进行烘干,烘干后的承印物进入吹气板内侧,吹气板向承印物吹出气流降温,降温后的承印物进入切宽机构,切宽机构将承印物多余的宽度切割,且切割后的余料、切割后的承印物穿过第四输送辊组,余料穿过第四输送辊组后与收卷架的收卷辊缠绕。
通过以上结构将印刷、干燥、裁切、收集于一体,显著地提高了设备自动化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朗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朗晖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8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面印刷的平版胶印机
- 下一篇:一种塑料薄膜印花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