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12176.X | 申请日: | 2019-08-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08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红;杨楠楠;党康;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蕊转 |
| 地址: | 710048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废水 污泥减量化 好氧 生物处理 生物处理装置 污泥减量效果 协同作用机理 水解酸化池 微型反应器 有机污染物 好氧反应 可生化性 脱氮效果 厌氧反应 依次连接 反应器 调节池 二沉池 反硝化 硝化 厌氧 去除 缺氧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调节池、水解酸化池、PVA‑UASB反应器、PPC‑MBBR反应器和二沉池;工业废水经过PVA‑UASB反应器进行厌氧反应,极大地提高了工业废水的可生化性;再经过PPC‑MBBR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通过培养每个载体可独立视为具有缺氧‑好氧的微型反应器,使反应器内同时具有硝化和反硝化反应,大大提高了脱氮效果;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方法,利用厌氧‑好氧协同作用机理,在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具有明显污泥减量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也大大增加,且该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可以排放,否则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工业废水耗水量大,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可生化性较差,水质变化大等,而且近年来随着各工业行业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新型难生物降解原料的大量应用,使得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污染物成分也越来越复杂,废水处理难度与成本也大大增加。
同时,目前国内工业废水常用的物化+好氧生化工艺会产生大量污泥。以印染行业为例,印染污泥主要由具有活性或死亡微生物和被吸附有机物、无机物组成,含有多种化合物及铜、铬、锌、砷等对环境危害极大的重金属元素。2018年8月浙江省柯桥区出台印染行业废水限排,污泥“消库清量”实施方案。这是国内首次将印染污泥限排“消库清量”与废水限排挂钩,硬性要求印染企业污泥临时限排。工业污泥的有效处理,已经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拦路虎”。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具有污泥减量效果及稳定高效的工业废水生物处理工艺,在有效去除工业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兼顾污泥减量的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装置,解决现有生物系统处理工业废水时存在的处理负荷低、厌氧颗粒污泥培养耗时长、污泥产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调节池用于搅拌和调节工业废水pH值,所述调节池依次连接有水解酸化池、PVA-UASB反应器、PPC-MBBR好氧反应器和二沉池。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其中PVA-UASB反应器内部填充有PVA凝胶小球,且PVA凝胶小球占PVA-UASB反应器体积的25%~40%,PVA-UASB反应器底部还设置有布水器,所述布水器连接水解酸化池,PVA-UASB反应器顶部设置有格栅,所述格栅用于防止PVA厌氧颗粒污泥的流失;
其中PVA凝胶小球是直径为5mm,比重为1.05的聚乙烯醇凝胶小球;
其中PPC-MBBR好氧反应器内部填充有PPC载体(PPC:porous polymer carrier多孔聚合物载体),PPC-MBBR好氧反应器底部还设置有曝气装置;
其中PPC载体为多孔聚合物载体,所述PPC载体吸水膨胀后规格为25±1mm;
其中二沉池上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接PPC-MBBR好氧反应器,二沉池底部还设置有污泥回流口,所述污泥回流口分别连接PPC-MBBR好氧反应器和PVA-UASB反应器。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方法,采用上述一种工业废水UASB-MBBR污泥减量化生物处理装置,具体按以下步骤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工程大学,未经西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21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