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不开挖接地网腐蚀程度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11891.1 | 申请日: | 2019-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2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文彬;徐雪霞;董国振;李国维;敬尚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7/00 | 分类号: | G01N17/00;G01N21/73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张晓佩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开挖 接地 腐蚀 程度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不开挖接地网腐蚀程度评价方法,根据实验室模拟腐蚀环境下,测量土壤中锌离子浓度变化与镀锌碳钢腐蚀程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变化曲线,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然后通过定期对变电站实地土壤中锌离子的浓度进行检测,并给出相应的评级,从而评价接地网的腐蚀程度,计算出镀锌层的剩余面积。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开挖接地网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土壤中锌离子浓度的变化间接评价接地网的腐蚀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网腐蚀程度评价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不开挖接地网腐蚀程度评价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检测土壤中锌离子浓度变化评价接地网腐蚀程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变电站接地网是确保人身、设备和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装置,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接地装置一般采用镀锌碳钢,由于接地装置长期处于地下恶劣的运行环境中,土壤的化学与电化学腐蚀不可避免,同时还要承受地网散流域杂散电流的腐蚀,接地网的腐蚀会造成电气设备“失效”,接地电阻升高,影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研究接地网的腐蚀速率测试方法,特别是实现不开挖的情况下的腐蚀监测,对于保障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能够实现在不开挖接地网的情况下,通过检测土壤中锌离子浓度的变化间接评价接地网的腐蚀程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不开挖接地网腐蚀程度评价方法,根据实验室模拟腐蚀环境下,测量土壤中锌离子浓度变化与镀锌碳钢腐蚀程度之间的关系,拟合出变化曲线,并做出相应的评价标准,然后通过定期对变电站实地土壤中锌离子的浓度进行检测,并给出相应的评级,从而评价接地网的腐蚀程度,计算出镀锌层的剩余面积。
优选的,包括以下步骤:
1)选取不同镀锌层厚度的接地网材料备用;
2)选取与变电站地区相同环境的土壤待用;
3)将接地网材料埋入待用土壤中,通过调整土壤的湿度、温度加速镀锌钢板的腐蚀,按照腐蚀时间对土壤中锌含量进行测量并记录,同时观察镀锌钢板的腐蚀程度,建立起土壤中锌含量与待定原始镀锌层厚度接地网腐蚀程度对应关系,腐蚀程度以接地网碳钢表面锌层面积剩余面积划分为5级;
4) 对新铺设接地网的镀锌层厚度进行测量并记录;
5) 定期挖取变电站不同区域接地网附近的土壤,检测土壤中锌的含量;
6)根据相同镀锌层厚度接地网的腐蚀程度评价标准便可推测出接地网的腐蚀程度,计算出其表面镀锌层的剩余面积。
优选的,步骤1)选取不同镀锌层厚度分别为60-160μm。
优选的,步骤3)中土壤的湿度为10%-80%,温度为-20℃-60℃。
优选的,步骤3)中接地网碳钢表面锌层面积剩余面积划分为5级,5级分别为:1级锌层剩余面积为90-100%;2级锌层剩余面积为70-90%;3级锌层剩余面积为50-70%;4级锌层剩余面积为30-50%;5级锌层剩余面积为10-30%。
优选的,步骤3)中镀锌层剩余面积计算方法:对镀锌层表面进行拍照,然后导入计算机,利用专门的计算机软件进行分析计算,不同等级对应土壤中不同的锌含量。
优选的,步骤5)中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谱法检测土壤中锌的含量。
优选的,以钢板镀锌层剩余面积为10%为下限,如提前达到便可终止试验。
优选的,,所有试验结束后,将不同试验条件下钢板锌层的剩余含量与镀锌钢板的剩余表面积进行对应,拟合出对应曲线,便可得到土壤中锌含量与腐蚀程度的对应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1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