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10373.8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66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 发明(设计)人: | 黄洪;王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V40/16 | 分类号: | G06V40/16;G06V40/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六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2 | 代理人: | 许铨芬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识别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通过获取并判断用户的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人脸,在存在时判断人脸是否存在遮挡,在存在遮挡时获取人脸的遮挡比例并判断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在大于或者等于时根据预设行人重识别算法,提取历史图像中与用户的行走姿态相匹配的行人的图像,以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在小于时根据预设人脸还原算法,对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还原,以根据还原后的图像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该方法能够在人脸被遮挡的情况下识别用户身份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过人体的生物信息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以确认用户的身份信息的身份识别技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该技术为未来安全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
目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识别技术因其方便性,受到广泛关注。但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小区等公共场所监控系统中,用户或行人可能存在面部有遮挡,或者未获取人脸只获取背影或者侧身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无法直接通过对用户人脸进行检测,以识别用户的身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能够在人脸被遮挡或未获取人脸的情况下进行人脸检测,识别用户身份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人脸识别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的图像;
判断所述图像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的人脸;
若存在,则判断所述用户的人脸是否存在遮挡;
若存在,则获取所述用户的人脸的遮挡比例;
判断所述遮挡比例是否大于或者等于预设比例;
若大于或者等于,根据预设行人重识别算法,提取历史图像中与所述用户的行走姿态相匹配的行人的图像;
根据提取的图像,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若小于,则根据预设人脸还原算法,对所述图像中所述用户的人脸图像进行还原;
根据还原后的图像,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预设行人重识别算法,提取历史图像中与所述用户的行走姿态相匹配的行人的图像,具体包括:
通过预设姿态识别算法,从所述图像识别所述用户的若干人体区域上的人体关节点,以及,从各所述历史图像中各所述行人若干人体区域上的人体关节点;
将所述用户的各人体区域和各所述行人的各人体区域一一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各人体区域的匹配分数;
加权计算各所述人体区域的匹配分数,得到所述用户和所述行人的匹配值;
判断所述匹配值是否超过预设阈值;
若超过,确认所述用户和所述行人为同一人,从所述历史图像提取所确认的所述行人的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区域包括头部区域;
所述将所述用户的各人体区域和各所述行人的各人体区域一一进行匹配,得到所述各人体区域的匹配分数的步骤,进一步包括:
通过预设FaceNet模型计算所述用户头部图像和各行人的头部图像的欧式距离,得到所述头部区域的匹配分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人体区域还包括身体区域,所述身体区域包括躯干区域、左腿区域和右腿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新智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037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