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10282.4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56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可;刘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4L41/0668 | 分类号: | H04L41/0668;H04L41/147;H04L43/12;H04L43/0817;H04L41/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翁惠瑜 |
| 地址: | 20023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openstack 控制 节点 自适应 切换 计算 方法 装置 | ||
1.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所述OpenStack包括若干组控制节点组和计算节点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将若干组控制节点组分为可切换控制节点组和不可切换控制节点组,通过选举算法从可切换控制节点组中选举产生待切换控制节点;
S2:按周期定时触发监控,若发现有计算节点组出现节点故障或总负载过高,触发自适应升级流程,否则结束流程;
其中,所述自适应升级流程具体为:结合容器技术通过自动化管理工具将待切换控制节点切换为计算节点并加入步骤S2所述计算节点组;
所述结合容器技术通过自动化管理工具快速将待切换控制节点切换为计算节点具体为:
利用自动化部署工具清理待切换控制节点上的所有容器,所述自动化部署工具包括Ansible,保留和计算节点一致的操作系统层和Docker服务层,并快速启动切换得到的计算节点的服务,该服务包括nova-libvirtd、nova-compute和neutron-openvswitch-agent,通过Ansible自动启动该待切换控制节点与计算节点相关的容器服务,切换为计算节点,并将该计算节点加入到计算节点组,其中可切换控制节点组中的节点预下载计算节点服务的所有镜像,而非启动相应容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标记自定义标签进行控制节点组的分组,所述不可切换控制节点组至少为3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举算法选择参考指标值最小的一个节点,所述参考指标为CPU负载或网络流量或Cost值;
其中,所述Cost值通过加权求和算法求得,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为权重值,为包括CPU使用量、内存使用量和网络流量的输入参数中的一个或多个,为输入参数的个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节点组出现节点故障的判断方法具体为:
监控系统发送心跳包给计算节点组中各个计算节点,若有计算节点无法收到心跳包,则该计算节点组发生节点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节点组负载过高的判断方法包括总负载计算和总负载预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节点组的所述总负载计算方法具体为:
通过计算节点组中各个计算节点上的监控代理收集当前计算节点的负载,该负载包括CPU、内存和网络流量,当计算节点组的总负载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时,则该计算节点组总负载过高。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节点组的所述总负载预测方法具体为:基于计算节点的历史监控数据,通过多输入单输出的神经网络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预测;
其中,所述神经网络线性回归模型为:
其中为计算节点负载预测值,为输入样本,该样本包括时间、虚拟机数量和租户数量,为权重矩阵,为偏移矩阵;根据获得的组内每个计算节点的负载预测值求得计算节点组总负载,若总负载超过预先设置的阈值,则该计算节点组总负载过高。
8.一种OpenStack控制节点自适应切换为计算节点的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调用所述计算机程序执行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未经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102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