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调光器件及使用方法、制作方法、车窗、车载后视镜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8820.6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6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何盛一;施逸豪;何璇;周莉;裴琛;于静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 | 分类号: | G02F1/133;G02F1/1333;G02F1/1343;G02F1/1339;G02F1/153;G02F1/155;G02F1/161;G02F1/163;G02F1/1335;G09G3/36;G09G3/38;B60J1/00;B60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付生辉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光 器件 使用方法 制作方法 车窗 车载 后视镜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调光器件,包括感光层,包括多个感光结构,所述感光结构根据感测的光强生成电信号;调光层,包括多个调光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调光结构中的调光结构和多个感光结构中的感光结构两两投影关系对应;透光率可变的材料层,包括与调光结构对应的多个材料层;控制器,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使得生成所述电信号的所述感光结构对应的调光结构调节对应材料层的透光率。本发明能够准确的判断阳光照射的位置以及方向,从而实现了调光器件的像素级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光器件及使用方法、制作方法、车窗、车载后视镜和汽车。
背景技术
在行车回车过程中,对向、侧向或后方来车的眩光是影响司机和乘客视线,造成行车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照射在车窗上的眩光产生视觉盲区,影响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使司机无法注意到道路状况,十分危险。
针对这个问题,人们提出了许多解决方法,例如改造车灯,加上偏振片,并佩戴偏振眼镜等,但此方法降低了视线接收光线的透光率,在夜间行车时同样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随着电致变色和液晶材料的开发,出现了利用调光玻璃实现光纤调节的新型应用,这类发明通过调节输入电压控制车窗贴敷的调光薄膜透光率,实现车窗整体或防眩光区域的光线调节,其缺点在于防眩光区域和非防眩光区域之间视觉差异太大,同样影响司机对路况的判断,并且在解决方案中虽然集成了光线传感器以实现调光功能开启的自动化,但是往往需要安装在玻璃结构的四周,缺乏对强眩光照射位置和方向的准确判断。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提出一种调光器件,包括
感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感光结构,所述感光结构根据感测的光强生成电信号;
调光层,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调光结构,其中所述多个调光结构中的调光结构和多个感光结构中的感光结构两两投影关系对应;
透光率可变的材料层,包括与调光结构对应的多个材料层;
控制器,根据所述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使得生成所述电信号的所述感光结构对应的调光结构调节对应材料层的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感光结构为第一TFT结构,包括第一栅极、第一有源区、第一端和第二端,其中,所述第一栅极通过第一栅极线连接第一栅极驱动IC,所述第一端通过第一数据线连接第一源极驱动IC,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器,所述第一有源区响应于光照射而生成所述电信号;
所述调光结构为第二TFT结构,包括第二栅极、第二有源区、第三端和第四端,其中,所述第二栅极通过第二栅极线连接第二栅极驱动IC,所述第三端通过第二数据线连接第二源极驱动IC;
所述调光层还包括公共电极和阵列排布的像素电极,其中每个像素电极与对应的第二TFT结构的第四端电连接,公共电极设置固定电位,所述材料层位于所述公共电极和像素电极之间;
所述控制器识别产生所述电信号的第一TFT结构所连接的第一数据线,并根据第一栅极驱动IC的时序信号确定产生所述电信号的第一TFT结构所连接的第一栅极线,从而确定产生所述电信号的第一TFT结构的位置,并且在所述电信号超过阈值的情况下生成所述控制信号并发送到第二栅极驱动IC和第二源极驱动IC,以使得生成所述电信号的所述第一TFT结构对应的第二TFT结构导通,来自所述第二源极驱动IC的驱动信号加载在所述像素电极上。
可选的,所述材料层为液晶材料层;
所述调光器件还包括多个支撑柱,与所述调光结构和感光结构投影关系对应,将所述材料层隔开。
可选的,所述材料层在未被对应的调光结构调节时透光率大于被调节时的透光率;或者
所述材料层在未被对应的调光结构调节时透光率小于被调节时的透光率。
可选的,所述材料层为电致变色材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8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控制面板及显示屏
- 下一篇:触控显示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