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8335.9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4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坤;李丛来;曹法立;夏兴祥;石丽华;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53 | 分类号: | F28D1/053;F28F1/32;F24F13/30;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266555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换热器 空调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涉及换热技术领域。本发明用于解决微通道换热器中不同微通道内冷媒热交换效率不相同的问题,同时本发明通过使扁管宽度方向上的扁管厚度沿风速方向逐渐变薄的方式,可以使上风侧的冷凝水更容易流向下风侧并排出。本发明所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其中,沿扁管的上风侧至下风侧方向,该扁管宽度方向上的扁管厚度逐渐变薄。本发明应用于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是现在空调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微通道换热器具有更高的换热效率、更低的制冷剂充注量、更紧凑的结构、更低的成本以及更轻的重量等特点。
但本发明中发现,由于微通道换热器中采用的扁管通常为扁平状,在扁管内,沿扁平面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微通道用于导流冷媒。这就可能导致不同微通道内的冷媒热交换效率不相同,进而影响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用于解决微通道换热器中不同微通道内冷媒热交换效率不相同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扁管。其中,沿扁管的上风侧至下风侧方向,该扁管宽度方向上的扁管厚度逐渐变薄。
本发明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微通道换热器工作时,扁管的上风侧的风速大、并且空气温度与扁管的温差大因此换热能力强,扁管下风侧风速小、空气温度与扁管的温差也相对较小因此换热能力差。这就可能导致扁管中上风侧的微通道内的冷媒已经过热,而下风侧的微通道内的冷媒还未充分换热呈现为两态相。从而导致整个换热器的换热能力不均匀,影响换热效率。进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中,通过沿扁管的上风侧至下风侧方向,使扁管宽度方向上的扁管厚度逐渐变薄,以使得扁管内位于下风侧的微通道中的冷媒能够更快的进行热交换,有助于保持上风侧微通道内冷媒与下风侧微通道内冷媒的换热能力一致性,提高微通道换热器的整体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1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微通道换热器10中扁管11与第二集流管13连接处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扁管21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扁管21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扁管21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扁管21的截面示意图之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20中,扁管21与第一翅片22、第二翅片23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翅片23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翅片22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20中,扁管21与第一翅片22、第二翅片23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20中,扁管21与第一翅片22、第二翅片23结合后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微通道换热器20中,扁管21与第一翅片22、第二翅片23结合后的截面示意图之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83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文件打印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己内酰胺生产废液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