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7755.5 | 申请日: | 2019-08-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7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冠伦;于纪攀;欧阳康;刘毅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G11/04 | 分类号: | H01G11/04;H01G11/30;H01G11/36;H01G11/46;H01G11/52;H01G11/58;H01G11/84;H01G11/86 |
| 代理公司: | 42231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赵泽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非对称电容器 氧化石墨烯 有机电解液 负极材料 负极极片 正极材料 正极极片 电容 比电容 集流体 钴酸镧 涂敷 电容器 电流密度增大 密度测试结果 氢氧化钾溶液 循环测试结果 电化学性能 聚偏氟乙烯 能量转化率 充放电 乙炔黑 隔膜 制备 表现 | ||
1.一种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容器包括正极极片、负极极片、有机电解液、以及隔膜;
所述正极极片由集流体和涂敷在其表面上的正极材料构成,所述的正极材料包括钴酸镧、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
所述负极极片由集流体和涂敷在其表面上的负极材料构成,所述的负极材料包括氧化石墨烯;
所述有机电解液为4~6M氢氧化钾溶液。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包括质量比为7.5~8.5:1:1的正极活性物质、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正极材料包括质量比为8:1:1的正极活性物质、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流体包括泡沫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由孔径为20~25μm的滤纸构成,或由电阻率≦0.15Ω.cm的纤维薄膜组成。
6.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基于钴酸镧、氧化石墨烯的非对称电容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正极极片的制备:将钴酸镧、乙炔黑及聚偏氟乙烯研磨形成具有粘性的均匀胶状液体,将所述胶状液体均匀涂抹于经预处理的集流体表面后,烘干,待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压片,得到正极极片;
步骤2、负极极片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烯粉末放入有机溶剂中进行超声分散得到混合液,然后将所述混合液滴加到集流体表面上,得到制备好的氧化石墨烯电极片,烘干,待冷却至常温后进行压片,得到负极极片;
步骤3、隔膜、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的预处理:将上述得到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膜浸入到所述有机电解液中,浸泡8~16小时;
步骤4、电容器的组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研磨的具体步骤为:先将聚偏氟乙烯溶于适量的1-甲基-2吡咯烷酮中研磨,然后将乙炔黑和钴酸镧混匀,再将所述混匀的乙炔黑和钴酸镧倒入所述溶有聚偏氟乙烯的1-甲基-2吡咯烷酮中,继续研磨,让钴酸镧、乙炔黑和聚偏氟乙烯充分混合,形成具有粘性的均匀胶状液体。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烘干时均采用55~65℃的烘箱,干燥时间为5~7小时。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和步骤2中压片时所用的压力为5~10MPa,压片时间持续3~5min。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组装步骤为:组装时还包括辅助器件,所述的辅助器件包括上壳、下壳、垫片、弹簧;按照从下至上依次为下壳、正极/负极极片、隔膜、负极/正极极片、垫片、弹簧、上壳,对超级电容器进行封口,组装成纽扣式超级电容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775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