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7271.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01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冠南;赵大林;周礼洋;沈思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4F5/10 | 分类号: | B64F5/10;B64C13/50;B64F5/6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吴梦圆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副翼 操纵 系统 改装 固定 翼型有 人机 无人机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的方法,包括:步骤S1:拆除原有人机传动结构;步骤S2,增设电传操控系统,并进行装配连接;以及步骤S3:对完成电传操控系统装配的飞机进行模态分析及调试,完成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用于完成从传统钢索传动系统到现代电传控制系统的升级与无人化改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飞行器制造及改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飞机性能的不断提高,飞机的操纵系统也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操纵杆系和钢索已被电线所取代,飞行员操纵飞机依靠装在驾驶杆处的传感器将杆力或杆位移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线传到舵机以驱动控制面偏转,达到操纵飞机的目的,这就是电传操纵系统。无人机电传操纵系统,即是用飞行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与飞控计算机,根据控制律设置解算出作动需求,从而通过电线传到舵机以驱动控制面偏转,达到无人化操纵飞机的目的。
钢索传动系统是有人驾驶飞机常用的控制措施,钢索传动系统在传递信号时会产生行程幅值衰减和相位滞后,对飞行操纵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在日常维护中,钢索传动也有检修保养等要求,需要时常检查钢索磨损断丝情况、张力校准与调整、腐蚀、润滑等问题。传统钢索传动飞机,机械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同时承载式钢索对机身结构强度也有一定要求,引起了额外的结构重量增加。电传飞行控制系统不仅重量轻,操纵中没有因系统摩擦及弹性变形引起的滞后,可减少维修定检工作量同时进一步优化机身结构重量,而且还可以通过放宽静稳定性(可提高机动性,减小配平阻力)、阵风减载、机动载荷控制、机翼和机身结构振型的阻尼及颤振抑制等主动控制技术提高飞机的性能。
传统的机械式传动操纵系统,占据空间大,维护保养要求高花费时间长,新型的电传式操纵系统,增加了闭环控制及失效裕度,系统可靠性大大提高,且有一定的重量及空间优势。将钢索传动型有人驾驶飞机改为电传控制型无人机,可降低飞行事故减少人员伤亡风险,免去机上相关生命保障系统,降低飞行器日常维护使用成本,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的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有人机传统的机械式传动操纵系统,占据空间大,维护保养要求高、花费时间长等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公开提供一种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的方法,包括:
步骤S1:拆除原有人机传动结构;
步骤S2,增设电传操控系统,并进行装配连接;以及
步骤S3:对完成电传操控系统装配的飞机进行模态分析及调试,完成基于副翼操纵系统改装的固定翼型有人机改无人机。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原有人机传动结构包括:操纵杆、连杆及钢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原有人机使用操纵杆与机械传动系统,左右各有单片副翼。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包括:
步骤S21:安装伺服作动器;以及
步骤S22:加装调试电缆。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传操控系统包括:伺服作动器;驱动器。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3中,对装配好的电传操控系统进行的模态分析和验证内容包括:行程、驱动力、结构强度、模态实验。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步骤S3中,通过激光显影逆向测量法得到包含各个舵面尺寸的飞机外形数模,根据飞机外形尺寸计算出相应舵面铰链力矩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72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