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6663.5 | 申请日: | 2019-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7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盛时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时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1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口 流化床 机箱 腔道 碎粒 燃烧室 废旧塑料 粉碎装置 钢丝网 制热管 顶面 回收再利用系统 方形箱体结构 废弃塑料制品 塑料 塑料制品 顶端设置 挤压装置 生产加工 塑料颗粒 方形状 环保型 预热 挤碎 网孔 钢丝 软化 过滤 穿过 阻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系统,涉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机箱、制热管,所述机箱设置为方形箱体结构,所述机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有一腔道,腔道内安装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临近于腔道的进料口,腔道的底部与燃烧室连接,所述燃烧室设为方形状。本发明在溶炼池的顶端固定有流化床,流化床的顶面安装有钢丝网,通过钢丝网上的网孔过滤掉废旧塑料中的小碎粒,大的废旧塑料被阻挡在流化床的顶面,通过制热管的预热使塑料软化,通过挤压装置对塑料进行反复挤碎成小碎粒,小碎粒穿过钢丝网落入在下方的溶炼池内,加快塑料颗粒的溶炼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制品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保型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最初,塑料回收后大量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对废弃塑料进行处理,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利用废塑料发热值高的特点混配各种可燃垃圾制成发热量大且粒度均匀的RDF后,用于高炉喷吹代替煤、油和焦,用于水泥回转窑代替煤烧制水泥,以及制成垃圾固形燃料(RDF)用于发电等效果理想。
目前,塑料回收处理成碎粒后,需要对碎粒状的塑料进行分离提取,对于不同品种的塑料分离出的塑料液进行分杂去杂质处理,便于后期加工,专利号CN201610538944.3公开了一种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装置,包括熔料箱及固设于熔料箱正上方的混料斗,冷却池一端连接熔料箱的出料口,冷却池的另一端上侧通过支架向上架设有传送通道,传送通道远离冷却池的一端与切割机连接,切割机内设有将冷却后的塑料卷入的卷入装置,切割机的一侧下部设有切割机出料管,切割机出料管两侧分别连通设有第一风力装置及传送管道,传送管道远离切割机出料管的一端与储料桶连通,储料桶内设有底端封闭的中空管,中空管侧壁上均布有多个通孔,中空轴顶端连接第二风力装置,第二风力装置连接一旋转电机。本发明提供的废旧塑料回收利用装置,能够对废旧塑料进行回收利用,具有环保性高等优点。
其中,该技术在现实使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不足之处在于:
一、对于较大的塑料碎粒在落入熔炼池内难以被快速熔炼,导致未完全溶炼的塑料颗粒在溶炼池内容易堵塞底部管道。
二、熔炼后的塑料颗粒容易附着在制热管表面,影响预热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系统,解决对于较大的塑料碎粒在落入熔炼池内难以被快速熔炼,导致未完全溶炼的塑料颗粒在溶炼池内容易堵塞底部管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环保型废弃塑料制品回收再利用系统,该系统包括:机箱、制热管,所述机箱设置为方形箱体结构,所述机箱的顶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部设有一腔道,腔道内安装有粉碎装置,所述粉碎装置临近于腔道的进料口,腔道的底部与燃烧室连接,所述燃烧室设为方形状,所述燃烧室的底部安装有溶炼池,所述溶炼池的底部连接有分离器,所述分离器的底部连接有三条管道,每一根管道均安装有一个独立的冷凝器,三条管道的底端均伸入在收集池内。
所述的燃烧室包括流化床,所述流化床设置为平板结构,所述流化床呈水平布置,固定在溶炼池的顶端,所述流化床的顶面安装有挤压装置;
所述流化床包括流化床框架,所述流化床框架设为方形架,方形架的两端固定有钢丝网,所述流化床框架的其中两个边设有均匀分布的安装孔;
所述制热管设置为圆柱状,所述制热管共设有多个,每一个所述制热管的两端均固定在所述流化床框架两边的安装孔内;
所述制热管具有制热管本体,所述制热管本体设置为两端带有圆盘,中间为圆柱杆的类哑铃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时永,未经盛时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66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