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804554.X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948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宝善;吴东昊;蔡兵;杨云鹏;张成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7/00;H01M10/4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5 | 代理人: | 常忠良 |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充电 电子设备 方法 | ||
1.一种无线充电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工作于对被充电子设备进行无线充电的充电模式,包括:第一充电器、第二充电器、无线电能发射器、功率线圈、第一电池和控制器;
所述第一充电器包括闭环DC-DC转换器,所述第二充电器包括开环DC-DC转换器;
所述第一充电器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充电器的第一端均连接所述第一电池;所述第一充电器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充电器的第二端均连接所述无线电能发射器;所述第一充电器和第二充电器均用于对所述第一电池的输出电压进行升压;
所述无线电能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器升压后的直流电或所述第二充电器升压后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传递给所述功率线圈;
当所述电子设备工作在充电模式时,所述功率线圈作为发射线圈,用于将所述交流电转换为交变磁场进行发射;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被充电子设备的需求功率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一充电器和所述第二充电器中的一个进行升压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闭环DC-DC转换器为反向工作的Buck充电器;所述开环DC-DC转换器为反向工作的开关电容充电器、负载开关充电器或闪充充电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被充电子设备的需求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器工作,禁止所述第二充电器工作;还用于在所述被充电子设备的需求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器工作,禁止所述第一充电器工作;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在所述第一充电器和所述无线电能发射器之间的升压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压电路为闭环升压DC-DC电路或开环升压DC-DC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升压电路为闭环升压DC-DC电路时,所述闭环升压DC-DC电路为反向工作的Buck电路;
当升压电路为开环升压DC-DC电路时,所述开环升压DC-DC电路为反向工作的开关电容电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所述被充电子设备的需求功率小于第一功率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器工作,禁止所述第二充电器工作,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工作于直通模式;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被充电子设备的需求功率大于第二功率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器工作,禁止所述第一充电器工作,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工作于直通模式;
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被充电子设备的需求功率大于第三功率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二充电器工作,禁止所述第一充电器工作,控制所述升压电路工作于升压模式;
所述第一功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功率阈值;所述第二功率阈值小于所述第三功率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电能发射器包括:线性稳压器和逆变电路;
所述线性稳压器,用于将所述第一充电器升压后的直流电或所述第二充电器升压后的直流电传递给所述逆变电路;
所述逆变电路,用于将所述线性稳压器传递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传递给所述功率线圈。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器至少还包括一个升压DC-DC转换器,所述升压DC-DC转换器与所述闭环DC-DC转换器串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充电器至少还包括一个升压DC-DC转换器,所述升压DC-DC转换器与所述开环DC-DC转换器串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455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菌株及其应用
- 下一篇:室内外通用人脸识别新算法安防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