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3356.1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03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稼振;闫斌;代建兵;张忠伟;周功建;徐春旺;王俊峰;高克方;宋忠民;张根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40/02 | 分类号: | C04B40/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42225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邱云雷 |
地址: | 45005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壁混凝土 碳纤维发热线 钢梁 铺设 钢板 电缆 养护 保湿层 上表面 浇筑混凝土 插头 保温层 结合梁 热源 插接 临空 加热 混凝土 应用 | ||
1.一种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钢梁钢板(1)上表面铺设并固定多根碳纤维发热线(2);
在钢梁钢板(1)上表面浇筑混凝土,收面后形成薄壁混凝土(3);
在所述薄壁混凝土(3)上铺设保湿层(4);
在所述保湿层(4)上铺设保温层(5);
在所述薄壁混凝土(3)外侧铺设电缆;
将各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的插头分别插接于所述电缆的各电缆插头上;
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工作,并产生热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钢梁钢板(1)上表面浇筑混凝土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温控显示器和多个温度传感器,各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控显示器相连;
将所述温度传感器铺设在混凝土内;
在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工作,并产生热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温控显示器连接至所述电缆上,通过所述温控显示器设定加热温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条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间距为8~10c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薄壁混凝土(3)上铺设塑料薄膜,并形成所述保湿层(4)。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湿层(4)上铺设电热毯,并形成所述保温层(5),且所述电热毯与电源连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湿层(4)上铺设棉被,并形成所述保温层(5)。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湿层(4)上自下而上依次铺设电热毯和棉被,并形成所述保温层(5),且所述电热毯与电源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层(5)上还铺设有防止雨雪侵蚀的防护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上放有用于将防护层压盖好的压载物。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钢混结合梁的薄壁混凝土加热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采用塑料棚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大桥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335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