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座椅及其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2447.3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胡晓娟;李宁;兰晹;贾霄;毕鲁平;孙开诚;曾佳琪;罗哈巴赫·罗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22 | 分类号: | B60N2/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陈亮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座椅 及其 靠背 角度 调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座椅及其靠背角度调节装置,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车身固定座上开设有导向槽;锁钩组件的一端滑设在导向槽内;调角器安装在车身固定座上;旋转支架的一端与调角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锁钩组件的一端与安装孔转动连接;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旋转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身固定座上;解锁片套设并固定在芯轴上,芯轴的一端依次穿过弹簧、旋转支架和调角器并固定;拉索的一端固定在解锁片上,另一端固定至车身固定座上。本发明采用调角器,强度可靠,且带自锁,稳定性高。其解锁方式可以用手动拉动拉索解锁,也可以通过电机旋转解锁结构,在车体纵向运动,不会影响车厢布置,也不受车厢中重物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及其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里,现有轿车座椅和小型SUV车型的传统座椅靠背不可调节,仅有放倒功能。但近几年,随着对于后排乘员舒适性的关注,后排乘员增加了角度调节的座椅的需求,目前其实现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种为靠背下端旋转部分采用调角器装置,由于锁止位置靠下,此结构需要靠背结构复杂并具有足够刚性,因此靠背骨架重量不利于轻量化,成本较高。
另一种为靠背骨架与传统带锁装置骨架相同,锁止位置靠上端,骨架结构简单,角度调节装置安装在车身上。这种方式更适用于调节角度要求不大的车型,其特点是重量轻,成本较低。
目前市场上主要是第二种调节装置,这种类型的角度调节装置的一个示例如专利文献DE102015121204所示。在该专利文献中,一端被设置在车体侧,另一端设置在座椅侧。锁定机构主要包括调节主体支架(带凸起结构)、锁止梳子支架等结构。
其中,目前这种结构采用的大齿板或齿条的结构对于工艺要求较高,另外产品体积都很大不利于与车身匹配,市场上的产品零件数、成本、工艺难度及重量都不容易降低,故需要一种成本、工艺、零件数及重量更轻的产品。
上述调节装置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一、调节主体支架工艺复杂,且强度不高;
二、解锁时,锁止梳子支架需要在车体横向旋转一定角度才能解锁,需要在车体横向有很大的空间;
三、严重影响车体布置,影响车体车厢空间;
四、当车厢中载有重物侧压向车身侧壁时,可能导致该解锁结构失效;
五、锁止梳子支架与调节主体支架上的凸起机构配合存在间隙,导致装置前后向存在较大的晃动量;
六、该装置使用空气弹簧驱动,且该装置置于座椅靠背接近顶端位置,离人头部较近,当空气弹簧失效时(可能炸缸),对后排乘客造成人身伤害。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改进了角度调节装置的结构,以期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汽车座椅角度调节装置公司要求稿,成本重量不容易降低,且容易失效等缺陷,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及其靠背角度调节装置。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其特点在于,所述汽车座椅靠背角度调节装置包括:
车身固定座,所述车身固定座上开设有导向槽;
锁钩组件,所述锁钩组件的一端滑设在所述导向槽内;
调角器,所述调角器安装在所述车身固定座上;
旋转支架,所述旋转支架的一端与所述调角器连接,另一端开设有安装孔,所述锁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孔转动连接;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旋转支架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车身固定座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佛吉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2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