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脆性材料的切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801509.9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0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柏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53 | 分类号: | B23K26/53;B23K26/402 |
代理公司: | 51226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冬梅;张行知<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6117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浅沟槽 预切割线 相交 裂纹扩展方向 切割 加热激光束 起始端 脆性材料 加热区域 快速冷却 裂纹扩展 切割过程 切割区域 所在区域 相对移动 引导作用 周缘加工 切割线 良率 加热 照射 偏离 干预 回归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脆性材料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工件的表面设有若干预切割线,在所述工件的周缘形成若干浅沟槽,所述浅沟槽与所述预切割线的起始端相交;采用加热激光束照射所述工件的待切割区域,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加热,并使所述加热激光束和所述工件沿所述预切割线相对移动;使所述工件上的加热区域快速冷却。上述切割方法,通过在工件的周缘加工出若干与预切割线的起始端相交的浅沟槽,在切割过程中,该浅沟槽能够防止偏离预切割线的裂纹进一步扩展。由于浅沟槽与预切割线相交,当裂纹扩展至浅沟槽所在区域时,浅沟槽能够对裂纹扩展方向起到引导作用,使得裂纹扩展方向最终回归至预切割线,提高切割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晶圆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脆性材料的切割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晶圆切割技术主要包括刀轮切割和激光隐形切割。刀轮切割虽然有速度快、适用叠层结构以及不受材料限制的优点,但切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微粒污染,需搭配湿式清洁装置带走微粒,并且切割过程中也容易造成表面刮伤问题。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有研究人员提出使用激光隐形切割的方式。将激光聚焦在晶圆内部,造成局部张压应力差异,使得晶圆内部发生裂断。但对于较厚的晶圆可能需要在不同深度下进行多次聚焦,很容易造成切断面侧向的伤害,导致晶圆的强度降低。而另一种使用激光在晶圆表面进行热裂断的方式,是使用CO2 Laser进行加热,同时采用水雾进行冷却,使晶圆由于温差造成应力集中而进行裂断。然而,采用该种热裂断切割方式对晶圆进行加工时,容易出现切割线偏移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切割线容易偏移的问题,提供一种脆性材料的切割方法。
一种脆性材料的切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工件的表面设有若干预切割线,在所述工件的周缘形成若干浅沟槽,所述浅沟槽与所述预切割线的起始端相交;
采用加热激光束照射所述工件的待切割区域,以对所述工件进行加热,并使所述加热激光束和所述工件沿所述预切割线相对移动;
使所述工件上的加热区域快速冷却。
上述切割方法,通过在工件的周缘加工出若干与预切割线的起始端相交的浅沟槽,在切割过程中,该浅沟槽能够防止偏离预切割线的裂纹进一步扩展。由于浅沟槽与预切割线相交,当裂纹扩展至浅沟槽所在区域时,浅沟槽能够对裂纹扩展方向起到引导作用,使得裂纹扩展方向最终回归至预切割线,提高切割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浅沟槽与所述预切割线的夹角大于0°,且小于9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浅沟槽与所述预切割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3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采用加热激光束照射所述工件的待切割区域的步骤中,所述加热激光束聚焦于所述工件的内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工件的周缘形成若干浅沟槽的步骤包括:采用切割刀或激光束在所述工件表面形成所述浅沟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工件的周缘形成若干浅沟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采用切割刀或激光束沿所述预切割线形成导引槽;
或,采用切割刀或激光束在所述预切割线的起始端形成导引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使所述工件上被加热的区域快速冷却的步骤包括:采用低温流体对所述工件的加热区域进行冷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工件由脆性材料制成,所述脆性材料包括硅、砷化镓、氮化镓、蓝宝石、陶瓷及玻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对所述工件进行加热步骤中,加热的温度低于所述脆性材料的塑性形变温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激光束和所述工件的相对移动速度为20mm/s~100m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业成光电(深圳)有限公司;英特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1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