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韧性机车钩尾框用钢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0967.0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31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5 |
| 发明(设计)人: | 戈文英;董丙成;梁娜;刘兵;任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02;C22C38/04;C22C38/06;C22C38/42;C22C38/44;C22C38/48;C22C38/50;C22C38/60;C21D1/25;C21D6/00;C21D8/06;C21D9/52 |
| 代理公司: | 11472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琳琳;张红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 地址: | 27110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钩尾框 制备 重量百分比 轧制 低温韧性 高强韧性 化学组成 塑性转变 浇注 精炼 机车 冶炼 | ||
1.一种高强韧性机车钩尾框用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尾框用钢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
C:0.24~0.28%、Si:0.20~0.40%、Mn:1.20~1.50%、P:≤0.025%、S:≤0.025%、Cr:0.40%~0.60%、Mo:0.20~0.30%、Ni:0.35~0.55%、Cu:≤0.20%、Ti:0.02~0.10%、Nb:0.02~0.05%、Al≤0.040%、As:≤0.020%、Sn:≤0.020%、Pb:≤0.0025%、Sb:≤0.025%、Bi:≤0.005%、[O]≤15ppm、[N]≤90ppm、[H]≤1.5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尾框钢,其特征在于,所述钩尾框用钢的化学组成按质量百分数为:
C:0.25~0.27%、Si:0.28~0.35%、Mn:1.42~1.48%、P:≤0.015%、S:≤0.010%、Cr:0.55%~0.60%、Mo:0.26~0.30%、Ni:0.50~0.55%、Cu:≤0.10%、Ti:0.02~0.04%、Nb:0.02~0.03%、Al:0.02~0.03%、As:≤0.010%、Sn:≤0.010%、Pb:≤0.0010%、Sb:≤0.010%、Bi:≤0.005%、[O]≤15ppm、[N]≤90ppm、[H]≤1.5ppm,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3.一种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钩尾框用钢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冶炼
采用电炉冶炼,电炉冶炼入炉原料为废钢及铁水,铁水比例不小于60%;控制终点[C]≥0.10%,[P]≤0.010%,残余元素含量符合设计要求;控制出钢温度不小于1600℃;
2)精炼
控制炉渣碱度大于4.0,精炼过程保持白渣时间大于20分钟,精炼炉一次样前喂入铝线;LF出钢前,按照1.5~3.5m/t钢喂入钙线进行钙变质处理;
精炼后真空处理,进行过程氢的测定,氢含量不大于1.5ppm,真空度小于67Pa,保持时间大于27分钟,VD后软吹氩;
3)浇注
采用规格圆坯连铸浇注铸坯,连铸中采用结晶器电磁搅拌和末端电磁搅拌;
4)轧制
钢坯在加热炉的均热温度为1200~1260℃,加热时间为10~11h,开轧温度1120~1180℃,终轧温度920~980℃;轧后钢材及时入坑缓冷,入坑温度大于700℃,缓冷足够时间,确保出坑温度小于200℃;
5)调质热处理
淬火:加热温度900±10℃,保温时间50min,水冷;回火:加热温度600±10℃,保温时间50min,水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VD后软吹氩时间20~3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控制中间包钢水温度过热度15~30℃,拉速0.22~0.26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9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