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电杆立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800861.0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91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盖丽娟;秦利;娄国;赵宝强;张翼;李守桥;李雪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章丘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34 | 分类号: | E04H12/3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韩广超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电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电杆立杆装置,车体包括箱体、滚轮,滚轮安装在箱体下部,箱体内部一侧设有连杆,连杆上活动地安装有若干第一气缸;箱体上部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头,活动板一端设有若干第二铰接头,第一铰接头与第二铰接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活动板下部一侧设有第三铰接头,第三铰接头与第一气缸一端活动连接;活动板上部一侧设有若干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气缸、夹爪。本发明在车体上设置了若干夹紧装置,在车体内部设置了翻转装置,利用夹紧装置将电杆夹紧,避免了立杆时电杆的晃动,利用翻转装置将电杆立起,降低了电杆立杆的风险,本发明结构紧凑,适用于崎岖地区电杆立杆使用,降低了电杆立杆的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电杆立杆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各电力施工企业立杆大多数采用吊车等机具立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轻作业人员体力消耗负担,往往在立杆前已将线路的一部分铁件、金具、绝缘子(串)提前安装于电线杆的相应位置,在立杆后免去登杆装件的麻烦。
传统电杆的立杆方式,完全靠人工进行或使用吊车与人工配合进行施工。人工配合吊车施工,人工配合吊车施工开挖杆坑和填土夯实也是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吊车的参与大大的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但是吊车吊起电杆只有一根绳套承担整个电杆的重量,而且施工人员大部分处于电杆的倒杆距之内,若吊起电杆绳套脱落或拉断,那么对施工人员的人身伤害是不可想象的,这种方法施工立杆过程不稳定,安全风险较大;另外,对于一些崎岖的地区,吊车无法驶入施工现场,进一步增加了电杆立杆的难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线杆立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力电杆立杆装置,在车体上设置了若干夹紧装置,在车体内部设置了翻转装置,利用夹紧装置将电杆夹紧,避免了立杆时电杆的晃动,利用翻转装置将电杆立起,降低了电杆立杆的风险,本发明结构紧凑,适用于崎岖地区电杆立杆使用,降低了电杆立杆的难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电杆立杆装置,包括车体、活动板、翻转装置、夹紧装置,所述车体包括箱体、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箱体下部,所述箱体内部一侧设有连杆,所述连杆上活动地安装有若干第一气缸;所述箱体上部一端设有第一铰接头,所述活动板一端设有若干第二铰接头,所述第一铰接头与第二铰接头通过销轴活动连接,使得活动板能够绕销轴旋转;所述活动板下部一侧设有第三铰接头,所述第三铰接头与第一气缸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板上部一侧设有若干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为现有的气动手指,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二气缸、夹爪,利用夹爪夹紧电杆,保证了电杆夹持的稳定性。
初始状态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此时活动板盖在车体上部,夹爪打开,将电杆移动至夹爪内部后第二气缸控制夹爪夹紧电杆;立杆时,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伸长,第一气缸推动活动板绕销轴转动,活动板旋转至于地面垂直时,电杆也处于垂直状态,第二气缸控制夹爪松开,将电杆立于基坑内部,完成电杆的立杆。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滚轮为万向轮,便于车体的转向,所述滚轮一侧设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一端与车体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臂另一端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部设有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位于延伸臂的上下两侧,紧固螺栓保证了螺杆支撑的稳定性;所述螺杆下部一侧设有脚垫,立杆时旋转螺杆将脚垫放置在地面上并将车体支起使滚轮与地面分离,避免了车体在立杆过程中移动,保证了立杆的稳定性。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车体内部一侧设有立柱,所述立柱上端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表面与箱体上表面平齐,活动板平放时,托盘对活动板起支撑作用,降低了第一气缸的支撑力,延长了第一气缸的使用寿命;所述箱体上部两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表面与箱体上表面平齐,挡板对活动板起支撑作用,进一步保证了活动板平方时的稳定性;所述车体下部一侧设有配重块,配重块避免了立杆过程中车体侧翻造成危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章丘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南市章丘区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8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