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800400.3 申请日: 2019-08-28
公开(公告)号: CN110373367B 公开(公告)日: 2022-03-01
发明(设计)人: 陈永福 申请(专利权)人: 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A01N63/20;A01P3/00;A61K35/747;A61P1/00;A61P39/02;A23L29/00;A23L33/135;A23L5/20;C11D7/40;C11D7/60;C12R1/25
代理公司: 北京君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5 代理人: 黄绿雯
地址: 330096 江西*** 国省代码: 江西;36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具有 农药 降解 活性 植物 杆菌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9,其保藏号为CGMCC No16401。植物乳杆P9能降解有机磷农药氧化乐果、甲拌磷和乐果,且具备良好的霉菌抑制性、特别对甜瓜疫霉菌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效果。因此,它可作为蔬果清洁剂或农用生物制剂而具备降解有机磷农药、清除有机磷农药残留和抑制霉菌活性的效果。其具有耐酸性、耐胆汁酸性、耐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的稳定性使得它能存活于包括人在内的动物的胃肠器官内,因此可作为食品或食品添加剂,是具有益生菌活性的益生菌。

本发明请求申请日为2018-11-09、申请号为CN 2018113296312、发明名称为一种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其制备方法及应用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为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还涉及这株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的制备方法,以及所述植物乳杆菌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中,化学农药是农田防治病虫害的最佳选择,因其效果好、作用快、不易失活、易保存和价格低等优点而广受人们的青睐。化学农药主要是一类有机或无机的化学试剂,包括除草剂、杀虫剂、杀线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土壤熏蒸剂等。2013年,我国年农药用量中有效成分超过31.10万吨,其中70%以上是有机磷、有机氯、氨基甲酸酯类和除虫菊酯类农药。然而,实际应用过程中只有5%的农药起到作用,其余部分则进入环境中。

近年来,农药污染及农药中毒事件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公共安全问题。食品及其原材料中农药残留检测结果依旧出现很多农残超标案例。2014年,罗赟等对绵阳市城区及其周边六个县的300 份蔬菜、水果和粮食样品进行抽查发现,有机磷农药未检出的合格率仅为74.44%。2015年,Chen等发现810份茶叶样品中有机磷农药的检出率为29%,平均含量达93μg/kg。我国己禁止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销售,但农作物和相关食品中农药检出率依然很高。有机磷农药的长期超量使用,致使农作物中的残留量严重超标,成为引起食品安全事件的重要隐患。

长期食用有机磷农药超标食物,逐渐积累造成无明显表象症状的慢性中毒,从而引起的毒副作用不容忽视。有机磷农药进入机体后,其磷酸根与体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结合形成磷酸化的胆碱酯酶,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导致乙酰胆碱在体内蓄积。同时,有机磷农药引起细胞损伤和氧化应激,产生过氧离子或自由基(O2-、 HO2·和·OH等)并进入线粒体,从而造成机体代谢和能量转换的紊乱。研究表明,甲拌磷、乐果和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中毒可造成遗传毒性,影响甲状腺、肝和肾功能,损伤生殖、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目前,针对有机磷农药慢性中毒,仍没有理想的医疗方案,因此,通过饮食预防和缓解农药慢性中毒症状,已成为食品安全防控领域的研究热点。

微生物可通过矿化作用、酶促、非酶促或共代谢等方式将农药及其有毒、有害副产物转化为二氧化碳、水等无害物质。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LAB)作为安全的食品级微生物,已被人类食用上千年,而且乳酸菌的免疫调节、抗肿瘤、降血脂等诸多功能已被公认。使用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来降解有机磷农药的污染,已经在体内和体外得到证明。本发明中的植物乳杆菌主要来至于传统发酵乳制品,其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基于自然选择的方法提供一株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提供这株植物乳杆菌农药降解活性的评价方法,及其在作为食品或食品添加剂的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农药降解活性的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9,该菌株已于2018年8月30日在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其保藏号为CGMCC No1640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