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柱塞组件进行收口的工装及加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0389.0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森;戴延丰;黄斌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11008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收口 开口套 左开口 滑销 机械加工领域 尺寸收缩 冲击载荷 内锥形孔 整体加工 柱塞组件 内锥孔 工装 切边 加工 梯级 保证 | ||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柱塞组件进行收口的工装及收口方法。包括滑销(1)、左开口套(2)、右开口套(3)。本结构是通过滑销(1)连接左开口套(2)与右开口套(3),形成内锥形孔,依靠内锥孔的梯级尺寸收缩来满足收口加工要求,同时解决收口类产品在加工时因冲击载荷而引起的切边问题,保证了产品整体加工质量的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专利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对柱塞组件进行收口的工装及加工方法。
技术背景
现有的柱塞组件的收口加工,一般采用梯级圆柱孔进行分级收口的方法来实现,该方法极易发生切边情况,对组件造成永久性损害。梯级圆柱孔的加工合格率依赖于操作者的技能水平,考虑到不同材料回弹参数的变化,产品的合格率会有很大的波动。随着产能的扩大,现在需要在提升产品合格率的情况下提高生产效率,根据不同柱塞滑靴尺寸的大小选择收口模,与辅助工装配合以确保收口加工合格率与效率的双重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使用方便、适用于快速生产、收口可靠的工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对柱塞组件进行收口加工的工装,包括滑销1、左开口套2、右开口套3;所述左开口套2、右开口套3均为半回转体结构,组合后为一回转体结构,所述回转体结构分为二部分,依次为圆柱体A、圆锥台C,圆柱体A的直径小于圆锥台C与圆柱体A连接面的直径,圆柱体A内部依次设有圆柱孔H及圆柱孔J,所述回转体结构的圆锥台C上设有非对称贯通的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所述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分别与所述左开口套2及右开口套3贯通,2个滑销1分别装在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内。
所述圆柱体A与圆锥台C的连接端增加环槽B;
所述圆柱孔H的开口端有圆锥孔G,圆锥角度为4°~12°;
所述圆锥台C的锥面上设有圆弧槽。该结构用于增加左开口套1的弹性;
所述左开口套2与右开口套3为对称结构,所述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是左开口套2与右开口套3组合加工后结构。
所述滑销1为柱状结构,在柱面上开有环形槽L,环槽一端M圆柱体直径公差为基轴制尺寸,另一端N圆柱体直径公差为基孔制尺寸;
所述滑销1的M端圆柱体与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过盈配合,滑销1的N端与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间隙配合;
所述圆锥孔G、圆柱孔H及圆柱孔J同轴;
所述圆柱孔H与圆柱孔J连接处倒圆角;
一种对柱塞组件进行收口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两个滑销1的M端分别装入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左开口套2的一端,直至滑销1的L环槽位于左开口套2与右开口套3的连接处;再将被收口柱塞产品的收口加工部位放在圆柱孔H及圆锥孔G的连接处,滑销1的N端装入第一圆柱孔D和第二圆柱孔F右开口套3的一端,直至左开口套2的端面与右开口套3端面贴合;将装配好的工装进行固定,施加垂直于A圆柱体端面方向的压力作用于被收口产品的端部,直到产品收口位置通过圆柱孔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采用双滑靴结构,实现了左、右开口套的快速拆卸,同时也保证了工装状态下夹具结构的稳定可靠。外圆锥台结构保证了在加载使用时,手里逐步传导到加工面上,避免了突然加载带来的冲击力影响。内圆锥孔的结构进一步保护了加载时柱塞组件收口部位,让收口部位的变形梯级发生,避免了冲击载荷引起的切边效应,使得整体的收口变形变得可控,保证了产品加工结果符合要求,且加工后产品的一致性良好。实现了在不同型号产品在收口加工上的切换使用,大幅提升了加工效率与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柱塞组件进行收口加工的组合结构主视图;
其中,1-滑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3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