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流电池电堆双极板及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800187.6 | 申请日: | 2019-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7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郑琼;李先锋;岳孟;张华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M8/026 | 分类号: | H01M8/026;H01M8/0273 |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电 池电堆双 极板 应用 | ||
1.一种适用于液流电池电堆的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极板为一矩形平板状结构,在平板的一侧表面或二侧表面中部有一用于与电极接触的矩形区域,称之为电极区域;电解液从矩形区域的一条矩形侧边流入电极区域、由与其平行的另一条矩形侧边流出电极区域,流入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入口边,流出侧边称之为电极区域出口边,另外二条相平行的矩形侧边称之为左右侧边;在电极区域靠近左右侧边分别设置有左右对称的长条形或波浪线形或折线形凹槽,称之为边界导流凹槽。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电解液从矩形区域入口边流入与其相贴接的导流凹槽后、再由电极区域出口边流出。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边界导流凹槽从入口边向出口边沿着电极区域左右侧边设置。
4.按照权利要求1、2或3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边界导流凹槽在板体所在平面A上以电极区域入口边的中垂线B成轴对称;
边界导流凹槽平行于平面A的截面为四边形C、或由两条平行的波浪线M和分别靠近入口边和出口边的两条线段围成的带状封闭图形D、或由两条平行的折线N和分别靠近入口边和出口边的两条线段围成的带状封闭图形E;四边形C分别靠近入口边和出口边的两条较短边或带状封闭图形D的两条线段或带状封闭图形E的两条线段分别与电极区域入口边和电极区域出口边重合。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远离中垂线B的、电极区域左侧或右侧的四边形C的边F到电极区域左侧边或右侧边的最近距离为0~50mm,远离中垂线B的、电极区域左侧或右侧的带状封闭图形D中的线M或带状封闭图形E中的线N到电极区域左侧边或右侧边的最近距离为0~50mm。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边界导流凹槽的左右宽度为0.5~50mm,边界导流凹槽的宽度是指同一个四边形C的两条相对边F的垂直距离,或同一带状封闭图形D中的两条线M间的最近距离,或同一带状封闭图形E中的两条线N间的最近距离。
7.按照权利要求4、5或6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
边界导流凹槽垂直于双极板板面的深度为0.5~30mm,边界导流凹槽的深度是指双极板板体平面与凹槽底部所在平面间的最大垂直距离。
8.按照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于双极板上开设有作为正负极电解液流入和流出口的4个通孔。
9.按照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双极板,其特征在于:板体平面上凹槽所占面积为板体平面上电极区域面积的10%~90%。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双极板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80018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装置及热泵机组
- 下一篇:电梯的智能控制系统与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