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9721.6 | 申请日: | 2019-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05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程杰;汪子彧;王泽雨;羊子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F21/60 |
代理公司: | 32270 南京科知维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杜依民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码 产品信息 二维码 校验码 兼容 验证 字符大小写 解码 编码防伪 编码规范 产品真伪 防伪编码 密文解码 明文编码 明文加密 算法生成 异构系统 大小写 检验码 比对 维度 转译 信息量 编排 签发 采集 检验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包括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编码具体步骤包括:11)采集产品信息;12)主码明文编码;13)主码明文加密;14)生成校验码;15)颜色编排处理;16)字符大小写处理;17)二维码生成。解码具体步骤包括:21)扫码;22)检验码比对;23)主码密文解码;24)产品信息转译。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1、通过编码规范的设置,实现了兼容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行业所签发的编码;2、通过对编码的颜色、大小写进行处理,提高了编码的信息量,并且增加了编码防伪验证的维度;3、通过最终二维码的生成,简化了消费者检验产品真伪的过程;4、采用Keccak256算法生成校验码,有效降低了验证的碰撞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编码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
背景技术
防伪,是指为防止以假冒为手段,对未经商标所有权人准许而进行仿制、复制或伪造和销售他人产品所主动采取的一种措施。
所谓产品编码标识,是以一种有规律性的数字、符号、文字等等表示方式将每一件产品进行标识,使得每件产品附上系统分配的唯一编码,从而实现产品全程的信息管理。
目前,对全球的编码标识体系大致梳理归类后,它包括通行编码标识体系、NIOT编码标识体系(物联网体系)、私有编码标识体系(中钢),其中通行编码标识体系又包括国际通行编码标识体系(例如GS1,EPC,ISBN、Handle、OID)、国内通行编码标识体系(例如Ecode),行业编码标识体系(例如CPC)。可以看出,现如今传统编码标识体系种类繁多、标准不一,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类别,各个传统编码体系之间兼容存在很大问题。
除此之外,随着公众对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产品的真伪性也变得越发重要,而传统产品编码标识在鉴定产品真伪性方面较为薄弱,即使是存在校验码的编码标识也是仅仅对编码标识前几位进行验证,防猜门槛低,公众鉴别真伪性很大程度上需要依赖于后端数据库。同时,传统编码标识一般组成为数字,且位数不多,其携带的信息量过少,很容易对其进行盗用。如此看来,传统编码标识在防伪方面能改进还有不少空间。
为解决传统编码识别的兼容性以及防伪性问题,需要我们研发一种以字节为单元的新型编码方式,该编码方式以全球性已购编码体系为出发点,可以兼容不同国家、不同组织、不同行业所签发的编码,同时可以根据编码自身,做信息编码和校验,可以对编码进行初步的筛选真伪,防止低级猜测撞门的做伪动机,再通过不同方式来编排编码,进一步提高编码信息量,使得后端可以做多个维度的信息检查和校验,提高做伪的难度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异构不兼容,编码携带信息量过少,鉴别真伪过程复杂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兼容异构系统的防伪编码方法,包括编码方法和解码方法,所述编码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采集产品信息,包括编码版本、编码规范、国家代码、厂商ID、产品品种编码和产品核心编码;
步骤S12:主码明文编码,将采集到的产品信息根据主码编码规范的编码结构和适配规则转换为18字节的明文组码;
步骤S13:主码明文加密,将明文组码进行一系列数学变换后得到主码密文;
步骤S14:生成校验码,先将主码密文通过Keccak256算法输出成Keccak256编码,然后截取前4个字节作为校验码,2字节高校验放置在18字节主码密文之前,2字节低校验放置在18字节主码密文之后;
步骤S15:颜色编排处理,对产品核心编码的每一位数字进行模五运算,得出0-4的余数,令0-4的余数分别对应不同颜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大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97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