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冷电联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8951.0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69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 发明(设计)人: | 方超;潘键文;韩骁杰;王紫璇;李海玉;王玉;王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智慧产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5B41/30 | 分类号: | F25B41/30;F25B41/40;F25B43/00;F25B39/00;F23N5/00;F01K25/14;F01K27/00;F01K11/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8 | 代理人: | 刘跃 |
| 地址: | 247000 安徽省池州***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气化 炉冷电 联产 系统 | ||
1.一种生物质气化炉冷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溶液循环回路、液氨管路、氨氦混合气循环回路和无泵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构,系统中包括储液罐I(1)、电磁阀I(2)、电磁阀II(3)、冷凝器I(4)、电磁阀III(5)、储液罐II(6)、电磁阀IV(7)、膨胀机(8)、发电机(9)、储液罐III(10)、精馏器(11)、蒸发器I(12)、冷凝器II(13)、气液分离器(14)、发生器(15)、生物质气化炉(16)、液氨换热器(17)、蒸发器II(18)、冷量输出(19)、气体换热器(20)、吸收器(21)、溶液换热器(22);所述吸收溶液循环回路包括发生器(15)、气液分离器(14)、溶液换热器(22),所述液氨管路包括冷凝器II(13)、液氨换热器(17),所述氨氦混合气循环回路包括蒸发器II(18)、吸收器(21)、气体换热器(20),所述无泵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构包括生物质气化炉(16)、蒸发器I(12)、膨胀机(8)、冷凝器I(4)、发电机(9)、储液罐I(1)、储液罐II(6)、储液罐III(10)和电磁阀I(2)、电磁阀II(3)、电磁阀III(5)和电磁阀IV(7);所述发生器(15)与气液分离器(14)之间设有提升管,所述气液分离器(14)的溶液出口端与溶液换热器(22)的下侧进口端相连;所述溶液换热器(22)的上侧出口端和吸收器(21)的上侧进口端相连,溶液换热器(22)的下侧出口端和发生器(15)的溶液进口端相连;所述液氨管路进口与气液分离器(14)相连、出口与气体换热器(20)相连,冷凝器II(13)的液氨出口端和液氨换热器(17)的溶液进口端相连,液氨换热器(17)的溶液出口端和蒸发器II(18)的溶液进口端相连;所述吸收器(21)的上侧出口端和气体换热器(20)的下侧进口端相连,气体换热器(20)的上侧出口端和蒸发器(18)的气体进口端相连,蒸发器(18)的气体出口端和液氨换热器(17)的气体进口端相连;液氨换热器(17)的气体出口端和气体换热器(20)的上侧进口端相连,气体换热器(20)的下侧出口端和吸收器(21)的下侧进口端以及溶液换热器(22)的上侧出口端相连,溶液换热器(22)的上侧出口端和吸收器(21)的上侧进口端相连;所述生物质气化炉(16)与蒸发器I(12)连接,蒸发器I(12)与膨胀机(8)进口连接,膨胀机(8)出口与冷凝器I(4)连接,冷凝器I(4)与储液罐I(1)相连,储液罐I(1)与储液罐II(6)的气道通过电磁阀I(2)连通,液道通过电磁阀II(3)连通,同样储液罐II(6)与储液罐III(10)的气道通过电磁阀III(5)连通,液道通过电磁阀IV(7)连通,储液罐III(10)与精馏器(11)连接,精馏器(11)与蒸发器I(12)连接,蒸发器I(12)出口与储液罐III(10)气体部分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气化炉冷电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精馏器(11)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架(111),两个所述支撑架(111)的一侧外壁上均开设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通气孔(112),两个所述支撑架(111)之间设置有若干均匀等距排列的水管(113),所述水管(113)上连接有若干蒸发翅片(1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智慧产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未经安徽省智慧产业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895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壳连通式微通道换热器
- 下一篇:节流板以及多级仿生型微通道节流制冷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