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上板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8312.4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5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隆;雒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蕊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板 锚杆 下板 锚杆组件 施工条件 板件组 上表面 下板件 下表面 短柱 固接 埋深 锚板 输电线路工程 独立设置 固定结构 基础结构 施工周期 输电线路 稳定计算 整体设计 联合板 杆三 | ||
1.输电线路联合板杆三锚板基础结构的上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锚板基础固定结构包括上板短柱(3)、板件组和锚杆组件,
其中,所述板件组包括自上而下的上板(1)和下板件,所述下板件包括三个独立设置的下板(2),并且
在施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上板(1)和所述下板(2)均埋设于地下,所述上板短柱(3)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环境;
其中,所述锚杆组件包括第一锚杆(4)和第二锚杆(5),所述上板短柱(3)与上板(1)通过第一锚杆(4)固接,所述上板(1)与三个下板(2)分别通过第二锚杆(5)固接,所述上板(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配筋,所述下板(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配筋;
所述上板的设计方法包括:
步骤1:暂定得到上板的几何尺寸和埋深;
步骤2:根据步骤1得到的所述上板的暂定尺寸和埋深,进行上板的稳定计算,通过计算确定符合规范的要求的几何尺寸和埋深;
步骤3:根据步骤2中所述符合规范的要求的几何尺寸和埋深,对所述上板进行配筋设计,完成所述上板的整体设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上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暂定得到的上板的几何尺寸和埋深包括上板的宽度、长度、厚度,土体容重γ和土体粘聚力c,上板短柱的宽度、长度和高度,上承载钢垫板的宽度、长度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上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具体为,进行所述上板的地基承载力验算,进行所述上板的抗倾覆验算,进行所述上板的水平抗滑移验算,进行所述上板的抗冲切验算,进行所述上板的地基变形验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上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包括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压力计算和地基持力层强度验算:
所述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具体为通过进行上板的地基承载力验算,进行上板的抗倾覆验算,进行上板的水平抗滑移验算,进行上板的抗冲切验算,进行上板的地基变形验算。
上板的地基承载力验算包括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地基压力计算和地基持力层强度验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具体为通过公式(1)计算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fa:
fa=Mbγb+Mdγmd+Mcc (1),
其中,fa为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Mb、Md、Mc为特征值计算系数,b为基础上板底面的宽度(m)c为基础上板底部下一倍上板宽度埋深内土的粘聚力(kPa),γm为基础上板的埋深以内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为地基持力层土体重度;
所述上板的地基压力计算具体为通过公式(2)来计算上板在双向偏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压力P:
其中,γG—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Qf上为基础上板的重力,A为上板与地面接触面积,N为基础所受上部荷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的地基持力层强度验算具体为:
在上板受到的基顶荷载为偏心荷载的情形下,根据公式(3)进行地基持力层强度验算:
p≤fa/γif (3),
其中,p为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上板基底平均压力设计值(kPa)fa为修正之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γif为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在上板受到偏心荷载作用的情形下,根据公式(4)进行地基持力层强度验算:
pmax≤1.2fa/γif (4),
其中,pmax为轴心荷载作用下的基础上板基底最大压力设计值(kPa),fa为修正之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γif为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831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