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6716.X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 发明(设计)人: | 师文庆;徐广涞;彭肖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7C9/32 | 分类号: | G07C9/32;G07C9/38;H04L12/5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公众 平台 门禁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禁控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S1.用户通过用户微信客户端向微信公众平台发送请求开门的指令;S2.微信公众平台接收指令后将指令转发至云端服务器;S3.云端服务器根据内部逻辑,返回授权码至微信公众平台;S4.微信公众平台将授权码返回至用户微信客户端;S5.用户微信客户端收到授权码后转发给管理员微信客户端;S6.管理员微信客户端收到授权码后转发至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确认授权码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开锁指令。本发明以较低成本实现终端电子锁的开启控制,不会因门卡数量的增加而导致成本增加,且用户在使用时无需记忆密码,也避免了门卡遗失的问题,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门禁控制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都有专用的活动室,但是对于上百人规模的社团来说,每人配备一把钥匙是不现实也是不安全的,故有在活动室安装电子锁的做法,这种电子锁包括设置于楼宇入口的门禁控制器、存储有识别信息的RFID有源标签及受控于门禁控制器的门锁,门禁控制器连接有RFID读卡模块,手持RFID有源标签并被RFID读卡模块读取,门禁控制器将RFID有源标签的信息与预存的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即控制门锁打开。尽管安装电子锁可以方便地随时赋予或取消普通用户的开门权限,但是:一方面,传统的电子锁成本高昂,难于管理,易发生电子锁遗失导致盗窃现象发生;另一方面,若出门忘带钥匙,则遇到无法开门进入的窘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消息时间接口,用户通过与公众号发消息获取用户的OpenID,低成本且安全性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门禁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通过用户微信客户端向微信公众平台发送请求开门的指令;
S2.微信公众平台接收指令后将指令转发至云端服务器,同时微信公众平台附带信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
S3.云端服务器根据内部逻辑,返回授权码至微信公众平台;
S4.微信公众平台将授权码返回至用户微信客户端;
S5.用户微信客户端收到授权码后转发给管理员微信客户端;
S6.管理员微信客户端收到授权码后转发至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平台确认授权码后向云端服务器发送开锁指令,云端服务器控制终端电子锁开锁。
本发明的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门禁控制方法,借助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消息事件接口,当用户与公众号互发消息时,云端服务器可获知用户的OpenID,OpenID可用于唯一识别用户身份,用户身份核实后云端服务器向终端电子锁发送开锁指令驱动电子锁开锁。本发明以较低成本实现终端电子锁的开启控制,在用户数量增加时不会因门卡数量的增加而导致成本增加,且用户在使用时无需记忆密码,也避免了门卡遗失导致的问题,使用方便且安全性高。
优选地,步骤S1中,请求开门的指令为DOOR或开门。本发明请求开门的指令不限于“DOOR”或“开门”,还可采用其他便于用户输入及便于识别的文本作为输入指令。
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附带信息包括timestamp信息、nonce信息及OpenID信息,所述指令与附带信息打包为xml数据包转发至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通过解析xml数据包即可获知所发送的指令与附带信息,开发者在数据库中检索是否存在OpenID,若不存在,则要求用户与学号绑定,若存在,则根据内部逻辑生成相关回复。
优选地,步骤S3中,所述内部逻辑包括以下步骤:
S31.云端服务器接收微信公众平台的事件消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7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