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PN柱的绝缘层上硅LDMOS晶体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6669.9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32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胡月;张惠婷;刘志凤;王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9/06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黄前泽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市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pn 绝缘 层上硅 ldmos 晶体管 | ||
1.一种具有PN柱的绝缘层上硅LDMOS晶体管,包括衬底层、全埋氧层、硅膜层和器件顶层;衬底层设置在最底部,掺杂类型为P型,掺杂材料为硅材料;衬底层上面为全埋氧层,全埋氧层采用二氧化硅材料;全埋氧层上面为硅膜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硅膜层包括源区、硅体、漂移区、漏区、氧化槽、L型P柱、L型N柱和矩形P柱;所述的L型P柱包括竖直P柱和水平P柱;所述的L型N柱包括竖直N柱和水平N柱;水平P柱和水平N柱均位于全埋氧层上;漂移区位于水平P柱及水平N柱上;竖直P柱和竖直N柱朝内的整个侧面均与漂移区的外侧面贴合;硅体位于L型P柱上,硅体未覆盖L型P柱的底面以及硅体朝内的那个外侧面均与漂移区的外侧面贴合;所述的源区设置在硅体的凹形区域内;所述的漏区位于竖直N柱及漂移区上;漏区与源区的底面等高;氧化槽和矩形P柱均设置在漂移区的凹槽内;矩形P柱的顶面、底面以及朝向L型P柱的侧面均与漂移区的内侧面贴合;矩形P柱背向L型P柱的侧面与氧化槽朝向L型P柱的侧面底部贴合;氧化槽朝向L型P柱的侧面的顶部位置,以及氧化槽背向L型P柱的侧面的底部位置均与漂移区的内侧面贴合;氧化槽背向L型P柱的侧面的顶部位置与漏区朝内的侧面贴合;氧化槽和矩形P柱的底部等高,且均与漂移区的凹槽底面贴合;源区顶面、硅体顶面、漂移区顶面、氧化槽顶面以及漏区顶面对齐设置;所述的氧化槽采用二氧化硅材料;源区、硅体、漂移区、漏区、L型P柱、L型N柱和矩形P柱均为硅材料;源区和漂移区之间的硅体形成器件沟道;源区、漏区、漂移区和L型N柱掺杂类型为N型;硅体、L型P柱和矩形P柱掺杂类型为P型;所述的器件顶层包括栅氧化层、源电极、栅电极和漏电极;所述的栅氧化层位于器件沟道上方,且覆盖氧化槽顶部;栅氧化层采用二氧化硅材料;所述的栅电极位于栅氧化层上,且靠近源区设置;所述的源电极位于源区上方,且与栅氧化层之间设有间距;所述的漏电极位于漏区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PN柱的绝缘层上硅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底层和源电极都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PN柱的绝缘层上硅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层的长度为17μm,掺杂浓度1×1014cm-3;全埋氧层厚度为0.5μm,全埋氧层不掺杂;硅膜层厚度为25μm;源区的长度为1μm,漏区的长度为3μm,所述源区和漏区的厚度均为0.5μm;源区和漏区掺杂浓度均为1×1020cm-3;硅体长度为3μm,硅体厚度为2.5μm,掺杂浓度为1×1017cm-3;器件沟道长度为1μm;漂移区的厚度是栅氧化层下表面与L型P柱的水平P柱上表面之间的距离,取值为24.7μm,漂移区的长度是L型P柱的竖直P柱朝内的侧面与L型N柱的竖直N柱朝内的侧面之间的距离,取值为16.4μm,硅体朝内的外侧面与漏区朝内的侧面之间的距离为13.7μm,漂移区的掺杂浓度为1×1015cm-3;氧化槽的厚度为22μm,氧化槽的长度为10μm,氧化槽不掺杂;L型P柱的竖直P柱长度为0.3μm,L型P柱的竖直P柱与氧化槽的间距为3.7μm;L型P柱的水平P柱厚度为0.3μm,L型P柱的水平P柱与氧化槽的间距为2.7μm;L型P柱的掺杂浓度为5×1014cm-3;L型N柱的竖直N柱长度为0.3μm,L型N柱的竖直N柱与氧化槽的间距为2.7μm;L型N柱的水平N柱厚度为0.3μm,L型N柱的水平N柱与氧化槽的间距为2.7μm;L型N柱的掺杂浓度为1×1016cm-3;矩形P柱的厚度为18μm,长度为0.5μm,矩形P柱与L型P柱的竖直P柱间距为3.2μm,矩形P柱与L型P柱的水平P柱间距为2.7μm,矩形P柱的掺杂浓度为8×1015c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PN柱的绝缘层上硅LDMOS晶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氧化层的厚度为0.04μm,栅氧化层长度为12.2μm;栅氧化层、源电极、栅电极和漏电极均不掺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6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