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质高温烟气的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6657.6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97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辉;孙留根;袁朝新;常耀超;靳冉公;徐晓辉;王为振;高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00;B01D53/50;B01D53/56;B01D53/75;B01D53/94;F23G7/06 |
代理公司: | 11260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立明;陈亮 |
地址: | 100160 北京市丰台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质 二次燃烧室 高温表冷器 旋风收尘器 高温烟气 中温脱硝 二级表 集液罐 填料塔 冷器 脱硝 烟气 高温布袋除尘器 处理装置 达标排放 氮氧化物 高温布袋 湿法处理 洗涤处理 对设备 收尘器 引风机 脱除 腐蚀 堵塞 回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解质高温烟气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集液罐、高温表冷器、高温脱硝管道、二次燃烧室、旋风收尘器、中温脱硝塔、二级表冷器、高温布袋收尘器、引风机和填料塔,待处理的电解质高温烟气经过集液罐‑高温表冷器‑高温脱硝管道‑二次燃烧室‑旋风收尘器‑中温脱硝塔‑二级表冷器‑高温布袋除尘器‑填料塔洗涤处理后达标排放。上述装置能够在对烟气进行有效降温、回收电解质的同时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避免了湿法处理过程中溶液对设备、管道的腐蚀及堵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火法冶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解质高温烟气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每年排放的废电解铝阴极约40万吨。废铝阴极含有NaF、AlF3、Al2O3、Na2CO3、NaCN等,其中,含氟化物20%~40%,含氰化物~100ppm,按《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属于危险废物。目前在国内没有切实可行的废阴极无害化处置技术。绝大部分企业采用填埋或储存的方式处置,但是由于氟化物的溶解性及高腐蚀性,为了防止二次污染,其处置成本非常高;也有企业采取燃烧的方法,但是氟化物易造成二次污染,难以满足环保的要求。在新的环保形势下,电解铝企业急需适用于废阴极无害化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针对此,近年发展了超高温煅烧废阴极的方法,例如现有技术中提到了烟气采用湿法降温收尘的方式,即高效雾化喷淋装置,两级填料塔收集。此烟气收集的主要缺点:电解质进入溶液,含有氟化物,对设备的腐蚀严重,循环液易堵塞管道及设备,电解质过滤困难,而且还需干燥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解质高温烟气的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在对烟气进行有效降温、回收电解质的同时脱除烟气中的氮氧化物,避免了湿法处理过程中溶液对设备、管道的腐蚀及堵塞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解质高温烟气的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集液罐、高温表冷器、高温脱硝管道、二次燃烧室、旋风收尘器、中温脱硝塔、二级表冷器、高温布袋收尘器、引风机和填料塔,其中:
待处理的电解质高温烟气经管道进入所述集液罐,烟气中的氧化铝、硅铝酸盐物质在冷却过程中从气态变为液态,沉降在所述集液罐的底部,定期外排;
经所述集液罐处理后的烟气通过内衬的管道进入所述高温表冷器,所述高温表冷器的表面温度为250~350℃,通过辐射及空气对流换热,散失部分热量,控制出高温表冷器的烟气温度在950~1100℃;
所述高温表冷器的出口用所述高温脱硝管道连接所述二次燃烧室,所述高温脱硝部件是圆筒形或方形设备,外表为碳钢或不锈钢,里面衬耐火砖或浇注料,并预留尿素喷淋器接口、温度检测口和压力检测口,所述高温脱硝管道的长度不小于3m,在管道内利用SNCR脱硝技术完成高温脱硝;
经高温脱硝处理后的烟气进入所述二次燃烧室,在所述二次燃烧室内与引进空气中的氧发生反应,烟气中残留的碳、一氧化碳在此燃烧完全,再往所述二次燃烧室内通入过量的空气,使燃烧后的烟气进一步降温,所述二次燃烧室出口的烟气温度为350℃~500℃;
经所述二次燃烧室处理后的烟气通过钢管进入所述旋风收尘器,所述旋风收尘器用于将烟气中粗粉尘尽量收集下来,避免影响后续的中温脱硝;
经所述旋风收尘器收尘后的烟气进入所述中温脱硝塔,在所述中温脱硝塔内装有催化剂,往内喷入尿素溶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被还原为氮气,该中温脱硝塔内的烟气温度为300℃~400℃;
经所述中温脱硝塔处理后的烟气温度为250℃~350℃,烟气经管道后进入所述二级表冷器,经所述二级表冷器处理降温至10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6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