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角加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胶结定位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5864.X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8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郑辛;孙荣凯;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P15/08 | 分类号: | G01P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加速度 敏感 组件 胶结 定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加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胶结定位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底座、定位内芯、垂向定位压块和锁紧组件,传感器结构壳体设置在底座的第一定位容纳腔内,第一定位容纳腔用于对传感器结构壳体进行定位,定位内芯可拆卸地设置在传感器结构壳体的设定位置,定位内芯的第二定位容纳腔用于实现敏感组件环圈与传感器结构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垂向定位压块用于限制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沿垂向上的移动,锁紧组件用于向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施加设定压紧力以实现敏感组件环圈与传感器结构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结构壳体与敏感组件环圈之间相对位置不固定且敏感组件环圈易破碎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子电子型角加速度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加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胶结定位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分子电子型角加速度计是用来测量载体相对于其所对应轴线的角加速度信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其敏感组件内的工作液体的流动导致“转换器件——液体”界面处电荷的转移而形成电势差。通过电极测量转换器件两端的电势差,直接得到与外界角加速度信号相对应的电信号,并通过转换器电极将电信号积累、输出。
敏感组件环圈用于承载分子电子型角加速度计的工作液体,其是分子电子型角加速度计关键结构部件之一。敏感组件环圈一般为陶瓷材料或者特种玻璃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由Na、Ca、K等各种碱性物质和SiO2形成。应用分子电子型角加速度计测试时,需要将角加速度计结构壳体直接刚性连接到被测结构体上,因此,要求敏感组件环圈和结构壳体进行可靠的固定连接,这样可以将外界的角加速度信息直接通过传感器结构壳体传递到敏感组件环圈上。然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连接方式容易导致传感器结构壳体与敏感组件环圈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固定,且在连接过程中,容易造成敏感组件环圈的破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角加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胶结定位装置及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传感器结构壳体与敏感组件环圈之间相对位置不固定且敏感组件环圈易破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角加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胶结定位装置,胶结定位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具有第一定位容纳腔,传感器结构壳体设置在第一定位容纳腔内,第一定位容纳腔用于对传感器结构壳体进行定位;定位内芯,定位内芯可拆卸地设置在传感器结构壳体的设定位置,定位内芯具有第二定位容纳腔,第二定位容纳腔用于实现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与传感器结构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垂向定位压块,垂向定位压块可压设在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的上部,垂向定位压块用于限制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沿垂向上的移动;锁紧组件,锁紧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底座上,锁紧组件用于向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施加设定压紧力以保证在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胶结过程中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与传感器结构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第二定位容纳腔为弧形面容纳腔,弧形面容纳腔与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的工作液体补偿器的结构相适配,定位内芯通过弧形面容纳腔与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的工作液体补偿器相贴合以实现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与传感器结构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地,垂向定位压块具有通孔,通孔设置在垂向定位压块的中心位置,垂向定位压块穿过定位内芯压设在角速度计敏感组件环圈的环圈本体上。
进一步地,垂向定位压块的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地,锁紧组件包括第一定位螺杆、第二定位螺杆、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间隔固定设置在底座上,第一定位螺杆和第二定位螺杆分别位于定位内芯的两侧,垂向定位压块还具有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垂向定位压块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定位螺杆配合以及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定位螺杆配合,第一锁紧螺母与第一定位螺杆相配合以及第二锁紧螺母与第二定位螺杆相配合以实现对垂向定位压块的锁紧或放松。
进一步地,胶结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一扭矩测定单元和第二扭矩测定单元,第一扭矩测定单元设置在第一锁紧螺母上以检测第一锁紧螺母的锁紧扭矩,第二扭矩测定单元设置在第二锁紧螺母上以检测第二锁紧螺母的锁紧扭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8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