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5762.8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李炎隆;雒亿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G06F17/50 |
代理公司: | 61214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蕊转<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板 上板 板柱 锚杆 锚杆组件 板基础 板组件 上表面 下表面 单锚 固接 埋深 绑扎作业 结果确定 施工周期 输电线路 现场钢筋 剪切法 可去除 联合板 冲切 抗拔 验算 养护 | ||
1.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锚板基础结构包括板组件、锚杆组件和板柱(5);
所述板组件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上板(1)和下板(2),所述板柱(5)位于所述上板(1)的顶部;并且在施工完成的状态下,所述上板(1)和下板(2)均埋设于地下,所述板柱(5)的至少一部分暴露在地面;
所述锚杆组件包括第一锚杆(3)和第二锚杆(4),所述上板(1)和板柱(5)通过第一锚杆(3)固接,上板(1)、下板(2)和板柱(5)通过第二锚杆(4)固接;所述上板(1)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一配筋,所述下板(2)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设置有第二配筋;
所述下板的设计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采用剪切法抗拔计算确定下板(2)尺寸和埋深;
步骤2,对下板(2)进行抗冲切验算,根据步骤1确定的下板(2)的尺寸、埋深和抗冲验结果确定下板(2)的配筋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步骤1.1,采用剪切法进行下板(2)的上拔稳定计算;
步骤1.2,根据下板(2)的上拔稳定计算得出临界埋深;
步骤1.3,根据如下条件由临界埋深确定出下板(2)的埋深:下板(2)的埋深不大于临界埋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具体为,采用如下的公式(1)进行下板(2)的上拔稳定计算:
γfT′≤Rup=TV+GS+Gf上+Gf下+G回填 (1),
式(1)中,γf为上拔分项系数,T′为每根锚杆上的拉力,Rup为基础极限抗拔承载力(KN),TV为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GS为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f上为上板的自重,Gf下为下板的自重,G回填为回填土体重。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土体圆弧滑动面剪切阻力垂直投影分量TV的计算公式为:
式(2)中,A1、A2为无因次计算参数,由抗拔土体的滑动面形态、内摩擦角和基础埋深比λ确定;γS为抗拔土体天然容重(kN/m3);c为土体粘聚力;ht为下板埋深。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电线路联合板杆单锚板基础结构的下板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滑动面内土体自重GS的计算公式为:
GS=μγS(A3ht3-V0) (3),
式(3)中,γS为抗拔土体的天然容重(kN/m3),V0为ht深度范围内基础体积(m3),A3为无因次计算参数且由抗拔土体的滑动面形态、内摩擦角和基础埋深比λ确定;μ为土抗力项折减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理工大学,未经西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76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