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晶专用换向阀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95041.7 | 申请日: | 2019-08-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135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 发明(设计)人: | 项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志泰阀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49/00 | 分类号: | F16K49/00;F16K11/087;F16K5/06;F16K5/08;F16K5/20;F16K41/02;F16K31/12;B08B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2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伴热夹套 阀座 压套 伴热 阀杆 阀芯 接管 电动执行器 气动执行器 伴热介质 顶端延伸 对称设置 连接法兰 连接固定 内部设置 输送管道 外侧设置 循环输送 换向阀 内腔中 填料层 导通 底端 压板 有压 进口 流动 | ||
本发明公开了结晶专用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且位于两端的输送管道连接法兰之间的阀体外侧均设置有伴热夹套,所述伴热夹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伴热接管,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内侧设置有阀芯,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压套,所述压套与阀座导通,所述压套的底端与阀座之间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压套的顶端通过压板与阀杆连接固定,所述阀杆的顶端延伸至气动执行器或电动执行器的内部。本发明中,通过在阀体的外侧设置伴热夹套,并通过伴热接管循环输送伴热介质至阀体和伴热夹套之间,从而使得内腔中的介质始终处于稳定的温度,即便处于关闭状态阀芯的进口侧的介质不流动,也难以具备结晶的条件,从而减少结晶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向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结晶专用换向阀。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阀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多采用阀组的形式使用。传送的介质通过三通管以及阀门的进口进入内腔,再从出口离开,在内腔中设置有阀芯用于封闭内腔,阀门通过阀芯的开启状态改变介质的流向。
由于采用两个阀门,不仅成本较高,而且稳定性较差,因此产生了换向阀,但是换向阀在传输一些特殊介质(如:三聚氰胺)时,介质在静止和低温状态下极易结晶,因此使用换向阀来控制该类介质流向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1、处于关闭状态阀芯的进口侧的介质不流动,且温度较低,容易形成死区,给介质结晶创造了条件;
2、介质结晶后会凝固在阀芯表面,严重影响阀芯的顺利启闭及密封性,导致该换向阀只能报废更换,生产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处于关闭状态阀芯的进口侧的介质不流动,且温度较低容易结晶,以及介质结晶后会凝固在阀芯表面,严重影响阀芯的顺利启闭及密封性,导致该换向阀只能报废更换,生产停工,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而提出的结晶专用换向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结晶专用换向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且位于两端的输送管道连接法兰之间的阀体外侧均设置有伴热夹套,所述伴热夹套的底部对称设置有伴热接管,所述阀体的内部设置有阀座,所述阀座内侧设置有阀芯,所述阀体的上部设置有压套,所述压套与阀座导通,所述压套的底端与阀座之间设置有填料层,所述压套的顶端通过压板与阀杆连接固定,所述阀杆的顶端延伸至气动执行器的内部,所述气动执行器的顶部设置有阀位开关,所述气动执行器的外侧设置有电磁阀和过滤减压阀,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吹扫管。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阀体和阀座通过台阶面配合,且阀体和阀座的配合面之间设置有第一防尘密封圈,所述阀座的配合台阶面上设置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放置有补偿弹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阀座与阀芯之间设置有与阀芯表面配合的刮刀,所述刮刀焊接在阀座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阀杆的一端部设置有防喷结构,所述防喷结构与压套和阀体配合,所述阀杆的端面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二防尘密封圈。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阀芯与阀体之间设置有中间腔体,且阀体的内侧与吹扫管连通,所述吹扫管上设置有手动球阀。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在阀体的外侧设置伴热夹套,并通过伴热接管循环输送伴热介质至阀体和伴热夹套之间,从而使得内腔中的介质始终处于较高的温度,即便处于关闭状态阀芯的进口侧的介质不流动,也难以具备结晶的条件,从而减少结晶的产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志泰阀门有限公司,未经志泰阀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50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