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泥生产用纺锤形磨辊堆焊固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4621.4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400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森;刘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宜飞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53 | 分类号: | 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阳市高***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泥 生产 纺锤形 堆焊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泥生产用纺锤形磨辊堆焊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叉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磨辊,叉车板的表面开设有叉车槽,本发明涉及堆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该水泥生产用纺锤形磨辊堆焊固定装置,可以将纺锤形磨辊的一端放置在放置槽内,因为放置槽为凹槽形状,所以磨辊具有足够的稳定性,然后再将顶部的伸缩杆伸长,则带动悬挂板底部的折叠杆伸展,从而推动护框将纺锤形磨辊的顶端严密卡紧,进一步提高了纺锤形磨辊在被堆焊时的稳定性,并且装置因为在折叠杆的底部采用水平板作为护框的耦合板,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稳定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堆焊固定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泥生产用纺锤形磨辊堆焊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是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硅酸盐类水泥的生产工艺在水泥生产中具有代表性,是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然后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再将熟料加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水泥的生产,一般可分生料制备、熟料煅烧和水泥制成等三个工序,整个生产过程可概括为“两磨一烧”。生料粉磨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一般采用闭路操作系统,即原料经磨机磨细后,进入选粉机分选,粗粉回流入磨再行粉磨的操作,并且多数采用物料在磨机内同时烘干并粉磨的工艺,所用设备有管磨、中卸磨及辊式磨等。湿法通常采用管磨、棒球磨等一次通过磨机不再回流的开路系统,但也有采用带分级机或弧形筛的闭路系统的。
水泥生产用的纺锤性磨辊在长期使用后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磨损,严重磨损的纺锤形磨辊会影响磨辊的使用,因此需要采用堆焊装置对纺锤形状磨辊受损处进行焊接,但是磨辊在焊接时不容易固定,难以实现精准焊接,常常容易导致焊接操作失误,并且生产车间内的生产设备并非同样大小,因此磨辊大小也并非相同,传统磨辊的固定装置只能对一种尺寸的磨辊进行固定,适应力较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生产用纺锤形磨辊堆焊固定装置,解决了磨辊在焊接时不容易固定,难以实现精准焊接,常常容易导致焊接操作失误,并且生产车间内的生产设备并非同样大小,因此磨辊大小也并非相同,传统磨辊的固定装置只能对一种尺寸的磨辊进行固定,适应力较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泥生产用纺锤形磨辊堆焊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和支撑架,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与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板顶部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底盘,所述转动底盘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叉车板,所述叉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磨辊,所述叉车板的表面开设有叉车槽,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底部通过活动块活动连接有折叠杆,所述支撑框内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折叠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水平板,所述水平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护框。
优选的,所述护框内壁的两侧均通过缓冲块固定连接有互动轮。
优选的,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稳定杆。
优选的,所述稳定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触盒,所述接触盒内壁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齿板。
优选的,所述接触盒内壁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贯穿板,所述贯穿板的一侧贯穿接触盒并且延伸至接触盒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贯穿板表面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一端贯穿接触盒并且延伸至接触盒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宜飞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宜飞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46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