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4124.4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49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慰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00 | 分类号: | E21F1/00;F04D27/00;F04D25/08;F04D2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王睿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施工隧道 风速传感器 风速 模拟量输入单元 智能控制箱 隧道施工 通风装置 移动小车 变频器 电连接 风机 变频控制风机 智能变频控制 伺服驱动器 高效节能 实时测量 通风效率 通风 测量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风机,在所述移动小车内设置智能控制箱,智能控制箱包括:PLC控制器、风速传感器、模拟量输入单元,风速传感器通过模拟量输入单元电连接PLC控制器,用于测量施工隧道内风速;伺服驱动器及变频器,分别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风机之间,PLC控制器根据施工隧道内风速变频控制风机工作,提高通风效率。本发明通过风速传感器对施工隧道内风速的实时测量,经过PLC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智能变频控制,达到了施工隧道高效节能通风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在施工中均需使用新风系统,用于排出在隧道施工中,由于炸药爆炸、内燃机的使用、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有害气体,是为隧道施工提供良好的施工环境,维护作业人员身体健康,保障正常、顺利施工,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隧道施工中,由于钻眼,炸药爆破,装渣,喷射混泥土,内燃机和运输车辆的排气,洞内氧气太少,开挖时地层中放出混杂各种有害气体与岩尘,使洞内狭窄空间的空气非常混浊污浊,大大的对人体健康威胁影响严重。必须向洞内供给新鲜的空气,排除有害气体,降低粉尘浓度,有效通用的方法就是使用各种通风机来排尘通风。
授权公开号为CN 208441884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的通风设备,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用的通风设备,包括固定底座和承载板,固定底座设置于承载板的下方,且承载板内部呈中空状,固定底座上端的四角活动设置有升降柱,且固定底座通过升降柱与承载板活动连接,升降柱的一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蓄电池。由于隧道施工时很难有健全的供电线路,往往需要施工单位自行携带发电机等装置,以便驱动通风装置,因此如何根据隧道风速,自动匹配通风装置功率,甚至如何协调多台通风装置,进行高效节能的隧道通风,一直是丞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本发明通过风速传感器对施工隧道内风速的实时测量,经过PLC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智能变频控制,使得风机的转速和功率能够根据施工隧道内的当前风速进行调节,达到了施工隧道高效且节能的通风效果,适用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发明还设置物联网通信平台,步进能够根据隧道风速协调控制各风机转速功率,而且还能够根据隧道各处风速,联动控制移动小车至合理位置,进行高效节能的隧道通风。
为实现所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隧道施工通风装置,包括移动小车和风机,在所述移动小车内设置智能控制箱,智能控制箱包括:
PLC控制器、风速传感器、模拟量输入单元,风速传感器通过模拟量输入单元电连接PLC控制器,用于测量施工隧道内风速;
伺服驱动器及变频器,分别电连接所述PLC控制器和所述风机之间,PLC控制器根据施工隧道内风速变频控制风机工作,提高通风效率。
本发明通过风速传感器对施工隧道内风速的实时测量,经过PLC控制器和变频器的智能变频控制,使得风机的转速和功率能够根据施工隧道内的当前风速进行调节,达到了施工隧道高效且节能的通风效果。
进一步,所述模拟量输入单元采用EM235模拟量模块。
进一步,设置发电机于所述移动小车内。发电机的设置,解决了隧道施工前期供电线路不健全的问题,也是本发明所要达到高效节能的技术问题所在。
进一步,还包括缓冲启动器电连接于PLC控制器和所述风机之间。软启动器的设置,ATS48缓冲起动器可以作为异步电动机在启动阶段的转矩限制器,或者作为缓冲启动和缓冲停止单元,让电机能够以一种受控方式启动,防止机械冲击,提高异步电动机使用寿命和启动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41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