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93921.0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02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史启慧;赵杰;刘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3/26 | 分类号: | A61K33/26;A61P35/00;A61K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和长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4 | 代理人: | 周捷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索拉非尼 硝普钠 联合用药物 抗肿瘤 毒副作用 肝癌细胞 经济负担 临床药物 协同增效 治疗效果 浓度比 用药量 优选 应用 治疗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应用,该联合用药物包括索拉非尼和硝普钠,索拉非尼和硝普钠的药物浓度比为1:2~64,优选地,索拉非尼的浓度为2.5μM,硝普钠的浓度为160μM。本发明的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显著提高了索拉非尼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协同增效的效果;在保证同样治疗效果的前提下,硝普钠和索拉非尼的联合使用可以降低索拉非尼的用药量,从而减少毒副作用;硝普钠作为一广泛使用的临床药物,价格低廉,与索拉非尼联合使用可降低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技术用途,特别涉及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常见原因。手术切除、肝移植和射频消融(RFA)是基础的治疗方法。然而,80%以上的肝癌患者直到疾病晚期才被诊断出来,此时基础的治疗方法已经无效。
索拉非尼(甲苯磺酸索拉非尼片,sorafenib)是一种多激酶抑制剂,其具有双重抗肿瘤效应。一是,它可以通过抑制RAF/MEK/ERK信号转导通路,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另一方面,它又可以通过抑制VEGFR和PDGFR而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该药物于2006年被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肾细胞癌,并于2007年成为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唯一靶标药物。索拉非尼可显着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但也仅有3-5个月,此外还有严重的毒副作用以及价格昂贵等问题。如何进一步提高索拉非尼抗肿瘤活性同时降低药量保持较低毒性,是目前临床试验急待解决的问题。
硝普钠(亚硝基铁氰化钠,sodium nitroprusside),为一种速效和短时作用的血管扩张药,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高血压急症。在体内,它起到前药的作用,与红细胞、白蛋白和其他蛋白质上的巯基反应释放NO,NO或内皮细胞衍生的舒张因子,刺激鸟苷酸环化酶产生环化GMP,螯合钙离子并抑制细胞收缩。目前并无硝普钠和索拉非尼联用治疗癌症的报道。
上述两款药物都是临床常用药物,因而,将两种药物联合用药,可以更快的浸入临床试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开发优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及其应用,其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索拉非尼和硝普钠,所述索拉非尼和硝普钠的药物浓度比为1:2~64。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索拉非尼的浓度为2.5μM,所述硝普钠的浓度为160μ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合用药物还包括至少一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合用药物为注射剂或口服剂,所述口服剂包括片剂、胶囊或丸剂。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合用药物用于治疗肝病。
一种用于抗肿瘤的联合用药物在制备治疗肝癌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合用药物包括索拉非尼和硝普钠,所述索拉非尼和硝普钠的药物浓度比为1:2~64。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索拉非尼的浓度为2.5μM,所述硝普钠的浓度为160μM。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合用药物还包含至少一种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联合用药物以口服给药方式应用,或者以注射给药方式应用。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联合用药物在制备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