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孔预裂水耦合爆破装药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3769.6 | 申请日: | 2019-08-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87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浩;李廷春;薛峰;高敬东;张卫;杨秉真;董明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孔预裂水 耦合 爆破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孔预裂水耦合爆破装药结构及施工方法,其结构包括封堵段和装药段,所述的装药段为多节PVC装药管连接,管内交错捆绑炸药;装药底端两卷炸药分别插入电雷管,装药顶端一卷炸药插入电雷管,所设置的三只电雷管串联;所述的封堵段设置限流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限流水管、膨胀止水条、防水锡箔纸和锥形套管,限流水管为“L”形PVC细管,当限流水管孔外端口向下时,膨胀止水条下半部包裹防水锡箔纸;膨胀止水条出口侧设置锥形套管。施工时边装药边连接PVC装药管并伸入炮孔,根据含水地层及非含水地层调整封堵方法。本发明借助水压爆破优势优化装药结构,也适用于解决含水地层封堵困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深孔爆破装药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深孔预裂水耦合爆破装药结构。
背景技术
深孔预裂爆破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其目的是充分增加岩体中的裂隙,以满足工程需求。深孔预裂爆破炮孔深度可达10m以上,传统装药方法是利用炮棍将捆绑好的条形药包顶入炮孔底部,再填塞足够的炮泥,主要弊端在于:(1)填塞炮泥段长,反复装填炮泥易捣坏雷管连接线;(2)发生拒爆、残药处理困难,由于炸药安置位置深、炮泥封孔量大,利用高压水枪冲出炸药费时费力;(3)含水岩层堵孔困难,由于岩层水从孔内涌出,完全封闭炮孔时水压作用下易冲出炮泥,形成裸露爆破。
水压爆破相比传统空气介质爆破能显著提高爆破效果,以水作为不耦合介质时,受爆轰波和高温高压爆生气体产物的冲击压缩作用,炸药爆炸在水介质中激起爆炸冲击波,由于水的可压缩性远小于空气,且密度高,具有较大的流动粘度,爆破时水中爆炸冲击波对孔壁的作用强度和作用时间得到增强,爆轰产物的膨胀速度变慢,形成了高压力、持续时间的“水楔效应”,使得岩体中爆破裂缝扩展密度、范围增加。
目前针对水压爆破装药及封堵结构的设计存在诸多弊端,如向炮孔内填塞水袋作为封堵的一部分(专利号:CN201620632028.1、CN201810814425.4、CN201810812578.5等),此类方法并不能完全将水介质充满炮孔,由于爆破裂隙主要发生在装药段,对于装药段较长的深孔预裂爆破,不耦合介质仍为空气;再如发明专利:一种矿体水压爆破系统与矿体水压爆破方法(CN201611155107.9)提出采用注水管注水,炮泥堵孔的封堵结构,借助压力计检测水压,当压力达到额定值后进行起爆,但该方法使用的压力计等设备均为一次性设备,爆破成本高,当进行多孔同时起爆时装药耗时长,孔内积水长时间侵蚀炮泥影响封堵质量;此外,现有研究成果对于含水地层装药封堵还没有较好的解决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深孔预裂爆破采用水压爆破形式,出现装药封堵困难的难题,提出一种深孔预裂爆破装药优化结构,也适用于解决含水地层封堵困难。
本发明一种深孔预裂水耦合爆破装药结构,包括封堵段和装药段。
所述的装药段为多节PVC装药管连接,直径略小于炮孔直径,管内交错捆绑炸药;装药底端两卷炸药分别插入电雷管,装药顶端一卷炸药插入电雷管,引出雷管连接线至孔外;所设置的三只电雷管串联;位于端头的PVC装药管绑扎一根铁丝,引出孔外。
所述的封堵段设置限流封堵装置,封堵装置包括限流水管、膨胀止水条、防水锡箔纸和锥形套管,限流水管为“L”形PVC细管,直径为炮孔直径的1/5~1/6,限流水管内端伸入炮孔内部,外端裸露在孔外,限流水管靠近内端端头位置缠绕膨胀止水条,当限流水管孔外端口向下时,膨胀止水条下半部包裹防水锡箔纸;膨胀止水条孔口侧设置锥形套管,提高阻力。
所述的装药段电雷管连接线从限流水管引出。
所述的装药段PVC装药管利用管件连接件及专用PVC管件胶水连接。
所述的装药段雷管聚能穴朝向传爆方向,底部两只雷管朝向孔口,顶部一只雷管朝向孔底。
本发明装药封堵采用如下施工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37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