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评价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2459.2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33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5 |
发明(设计)人: | 王皓桦;蔡素贤;周思毅;杜超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Q10/06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郝学江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驾驶员 评价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给出了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评价方法和系统,包括获取驾驶员多组观测项目的数据值,构建每个观测项目的数据分布图,其中,观测项目包括停车、转向灯、车速、转弯、加速、刹车、能耗、开关门和起步;响应于数据值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区间之外,提取该值为驾驶员在对应观测项目的特征值;基于特征值和距离算法计算特征值的相似度,基于相似度对驾驶员进行聚类,获得至少两个聚类集合并确定聚类集合的特性;响应于检测到待评价驾驶员的数据值,获得待评价驾驶员的评价结果,其中,评价结果包括待评价驾驶员所属的聚类集合和特征值。通过该方法对驾驶员进行评价,结果更加有依据,可信度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应用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评价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驾驶员驾驶行为的评价少有人研究,大多是将驾驶员进行一些简单的分类(如粗暴型、温和性和普通型)。对驾驶员的评价结果能够用于辅助决策,如对驾驶员的管理领域,因此,对驾驶员评价体系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对驾驶员的评价局限于人工评价的方式,尚未出现较为专业的对驾驶员的综合评价系统。
申请号为CN201810675738.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驾驶员安全监控学习系统,组成部分包括:数据收集单元,其用于收集驾驶员的行为数据;数据预处理单元,其用于从收集到的行为数据中提取出对驾驶员进行评价的评价数据;数据统计分析单元,其用于对评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获取每个驾驶员的评分情况;数据接收单元,其用于接收评分结果,并根据评分结果得出驾驶建议,并将驾驶建议和未完成的培训学习课程发送至驾驶者。数据收集单元收集到的数据经过预处理后,通过主成分分析的统计方法,对每个驾驶员进行评价,再根据评价结果,给出结论。该评价结果的解释具有模糊性,不像原始变量的含义那么清楚、确切,这是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变量降维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评价方法和系统。
在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驾驶员的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驾驶员多组观测项目的数据值,构建每个观测项目的数据分布图,其中,观测项目包括停车、转向灯、车速、转弯、加速、刹车、能耗、开关门和起步;
S2:响应于数据值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区间之外,提取该值为驾驶员在对应观测项目的特征值;
S3:基于特征值和距离算法计算特征值的相似度,基于相似度对驾驶员进行聚类,获得至少两个聚类集合并确定聚类集合的特性;
S4:响应于检测到待评价驾驶员的数据值,获得待评价驾驶员的评价结果,其中,评价结果包括待评价驾驶员所属的聚类集合和特征值。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数据分布图包括正态分布图、直方图和密度图。数据分布图描述了驾驶员观测项目的数据集中程度及值分布的状态,能较为直观地判断驾驶员的数据属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特征值取自所述数据值排名前十的观测项目的数据值。采用靠前排名的数据值作为特征值能够更为准确地评价驾驶员。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分布图中数据值的密集程度与特征值的重要性呈反比。利用异常的极值作为重要特征值能够体现出驾驶员的异常动作。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阈值范围区间设置为10%-90%。设置阈值范围区间可以有效地鉴别出驾驶员的异常特征值。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步骤S3中的距离算法包括欧式距离算法、马氏距离算法或曼哈顿距离算法。利用距离算法可以有效地将驾驶员的特征之间的距离量化,作为相似度判断的数据基础。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相似度的计算公式为相似度=1-d/dmax,其中,d表示利用距离算法获得的驾驶员相应特征之间的距离,dmax表示利用距离算法获得的驾驶员相应特征之间的最大距离。通过相似度的计算,可以将驾驶员特征进行聚类分组,评判驾驶员的类别归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汉纳森(厦门)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45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