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92034.1 | 申请日: | 2019-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0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奇;李杨;郭丽媛;娄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德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10/0525;H01M10/0587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101102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绕 式双芯包 制造 方法 锂离子电池 | ||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双芯包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第一极片包括第一空箔区,和位于第一空箔区两侧的敷料区;第二极片包括位于第二极片一端的第二敷料区,和位于第二极片另一端的第二空箔区;第一极片的两个第一敷料区上侧均叠放一个第二极片,第二极片的空箔区朝向第一极片的外侧设置;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一体芯包,一体芯包沿第一空箔区对折构成双芯包,且第一空箔区和第二空箔区形成双芯包的两个极耳。此芯包一方面提高了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另一方面具有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二次电池,按芯包最终形态可分类为:圆柱卷绕式、方形叠片式、方形卷绕式。单个芯包相同容量和配比的前提下,一般圆柱卷绕式成型速度最快、方形卷绕式次之、方形叠片式最慢。因此为提高芯包成型速度进而提高电池生产效率,采用卷绕式成为优先选择。又考虑到大型二次电池散热和能量密度问题,方形卷绕式芯包更具优势。
传统的方形卷绕式电芯一般采用两芯包并联方式,一种是:为提高空间利用率和能量密度采用正、负极耳单侧上出的方式。正、负极片分别切割出连续差异间距的极耳,再卷绕成芯包:单芯包成型状态为正、负极耳在卷芯的同一方向、同一侧面,两个芯包分别与转接片焊接后,弯折极耳或转接片,使两芯包的无极耳侧面相贴合。该并联方式一般适用于中低倍率、高容量电池应用场景,如储能系统(ESS)、纯电动汽车(EV)、插电混合动力汽车(PHEV)等。其缺点是极耳或转接片载流能力有限,不适合高倍率大电流充放电,且制程中极片报废多、卷绕和装配工序工艺繁琐。
另一种并联方式是:为降低制程难度、提高良率,采用全极耳两边侧出的方式。正、负极耳分别位于芯包两侧,两芯包的两正、两负极耳分别与正、负转接片焊接。该并联方式适用于中高倍率电池,应用场景主要有储能系统(ESS)、混合动力汽车(HEV)、48V混动汽车(M-HEV)等。该方法缺点是:两侧都需极耳和转接片焊接占用空间而降低了体积能量密度;而且,制程中需两个芯包先后分别与两侧转接片焊接,工序繁琐。
基于上述内容可以得出,在现有技术中双芯包并联的二次电池,一般的制造工艺是先分别制造两个芯包,再将两个芯包焊接在一起,形成双芯包并联的结构,此种结构存在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存在空间利用率低、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卷绕式双芯包制造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卷绕式双芯包,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
第一极片包括第一空箔区,和位于第一空箔区两侧的敷料区;
第二极片包括位于第二极片一端的第二敷料区,和位于第二极片另一端的第二空箔区;
第一极片的两个第一敷料区上侧均叠放一个第二极片,第二极片的空箔区朝向第一极片的外侧设置;
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膜;
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卷绕形成一体芯包,一体芯包沿第一空箔区对折构成双芯包,且第一空箔区和第二空箔区形成双芯包的两个极耳。
优选的,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之间设置有隔膜;
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的宽度均小于隔膜的宽度,第一敷料区和第二敷料区完全包覆在隔膜内,第一空箔区和第二空箔区的至少部分位于隔膜的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德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桑德新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20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芯剥膜装置
- 下一篇:锂金属二次电池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