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型预制装配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91538.1 | 申请日: | 2019-08-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443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镜;耿安宇;李慧洋;杨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5/12 | 分类号: | E01C5/12;E01C11/22;E01C5/06;E01C3/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李炜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预制 装配式 路面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绵型预制装配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该路面包括由多个预制透水结构单元组成的预制路面和透水基层。其中,预制透水结构单元由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和透水沥青面板组成;透水沥青面板通过透水土工布连接与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上;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底面设置有排水管,横向的侧面设置有企口粱,相对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缺口梁;预制透水结构单元通过乳化沥青粘接于透水基层上;还可以根据路基特点选择性地在透水基层下面设置防水粘层。本发明具有快速施工、高效排水储水、提高对雨水的渗透利用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道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具有高效排水储水能力的海绵型预制装配式道路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可渗透道路作为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城市配套设施,在下渗、滞蓄、回用雨水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装配式道路带来的便捷、高效、经济为道路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装配式道路结构可用于路面功能集成,作为可渗透道路的硬件基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城市道路、城市广场、露天停车场路面铺装的海绵型预制装配式路面及其施工方法。该路面在保留预制装配式道路快速、便捷、高效等特点的基础上,优化其材料组成和结构设计,使其具备下渗、滞蓄、回用雨水等功能,实现良好的水文循环,提高对雨水的调蓄和利用,实现城市的海绵功能,拓宽了预制装配式道路的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海绵型预制装配式路面,包括由多个预制透水结构单元组成的预制路面和透水基层;
其中,
预制透水结构单元由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和透水沥青面板组成;透水沥青面板通过透水土工布连接与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上;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底面设置有排水管,横向的侧面设置有企口粱,相对的另一侧面设置有缺口梁;
预制透水结构单元通过乳化沥青粘接于透水基层上;
还可以根据路基特点选择性地在透水基层下面设置防水粘层。
具体的,所述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由大孔径混凝土制成,其孔径由上至下逐渐增大。
具体的,所述高强透水混凝土基座的尺寸为4950mm L×3750mm W×50mm H。
具体的,所述透水性沥青面板由石灰岩排水沥青混合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透水沥青面板的尺寸为4950mm L×3750mm W×100mm H。
具体的,所述透水基层采用碎石材料,其厚度为20-100cm。
具体的,所述透水沥青面板之间的接缝采用热沥青处理。
具体的,所述排水管对称分布在路基横向两侧。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路面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制透水结构单元;
(2)将路基平整压实并保持2%的坡度;
(3)依据路基特点选择性铺设防水粘层;
(4)铺设透水基层;
采用摊铺机、压路机分层铺设碎石基层,分层厚度为10-20cm,压实度为95-99%;
(5)铺设排水管;
在路基上表面,沿路面横向铺设排水管,且对称分布在路面两侧;
(6)铺筑预制透水结构单元;
首先,将透水基层表面冲刷洗净,待表面水分晾干后,用洒铺车洒铺乳化沥青,对于漏洒、洒铺不到位的地方进行人工补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915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